江中孝

作品数:7被引量:2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学伪经考》守旧学术论争学术界论辩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东岳论丛》《广东社会科学》《新华文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
《新华文摘》2009年第18期58-61,共4页江中孝 
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都把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说成是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康有为的“两考”在当时虽如梁启超所说的在学术思想界引起震动,但除康门弟子和少数人外.几乎受...
关键词:戊戌维新 康有为 思想问题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历史教科书 学术思想界 历史事实 
戊戌维新时期湖南新旧冲突探析被引量:5
《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125-131,共7页江中孝 
戊戌前后发生在湖南的新旧冲突,既是当时全国性新旧冲突的一个缩影,也是维新阵营中两种不同变法理路、不同改革势力之间相互争夺变法话语霸权的典型例子。陈宝箴等人在湖南举办的新政,是甲午战争后全国性的政府主导的变法运动的组成部...
关键词:戊戌维新时期 湖南省 冲突 变法维新 话语霸权 政府主导 甲午战争 
19世纪90年代初期岭南学术界的一次思想交锋——以朱一新和康有为对《新学伪经考》的论辩为中心被引量:7
《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121-128,共8页江中孝 
19世纪90年代初期,朱一新和康有为这两位日后对中国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领袖人物之间有过交往和争论。朱一新对康有为“伪经”、“改制”诸说的批驳,是“翼教派”对康梁维新派发难的起点。他们之间的争论,在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史上具有...
关键词:康有为 朱一新 《新学伪经考》 《佩弦斋文存》 学术论争 
科学社团史研究的佳作——评范铁权新著《体制与观念的现代转型——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文化》
《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206-207,共2页江中孝 
关键词:科学社团史研究 范铁权 书评 《体制与观念的现代转型——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文化》 中国 
论刘锡鸿反对修建铁路的思想及其影响被引量:4
《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117-124,共8页江中孝 
19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有过关于铁路建设的一场大论争,刘锡鸿作为反对派的代表,其主张颇具特色。他将反对修建铁路的理由,概括为八不可行、八无利和九有害,阐述得最为全面,影响也最大。透过刘锡鸿的铁路思想,我们可窥见晚清守旧思想的一...
关键词:刘锡鸿 铁路思想 守旧 
从孙中山的“国粹”观看其晚年的文化取向被引量:5
《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91-98,共8页江中孝 
本文从孙中山的“国粹”观入手 ,对其晚年的文化取向作了新的探讨。认为孙中山“国粹”观的内涵 ,就是中国固有的道德和智能 ,其核心是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这一思想明显受到晚清国粹思潮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中国文化优越论的影响...
关键词:孙中山 国粹观 文化取向 因袭 规抚 创获 
论孙中山在义和团运动期间的活动及其对义和团的态度被引量:1
《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103-108,共6页江中孝 
论孙中山在义和团运动期间的活动及其对义和团的态度江中孝20世纪初年,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如迅猛狂飓席卷着中国北方大地,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都密切注视着中国北方的局势,并乘此机会登台表演,以达其不同的政治目的。中...
关键词:《孙中山全集》 义和团运动 惠州起义 辛亥革命 帝国主义列强 中国史学会 李鸿章 《孙逸仙》 清政府 兴中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