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中会

作品数:393被引量:17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林增平郭世佑黄彦赵立人尚明轩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末民初的旧京书家王秋湄
《书与画》2024年第10期55-59,F0002,共6页邹典飞 
王秋湄(1884-1944),名薳,字秋湄,号秋斋、无念,亦名君演、世仁,以字名世,生于广东番禺,祖籍直隶万全县(今河北张家口市).出身行伍世家,几代为官,早年接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幼年就读于广州呵林(今广州光孝寺),后和马君武同学于广州丕崇书...
关键词:武备学堂 马君武 广州光孝寺 清末民初 广东番禺 兴中会 王秋 万全县 
家人眼中的黄兴先生与“二次革命”
《近代中国》2023年第2期384-388,共5页阚毅 
众所周知,孙中山与黄兴,是中国在20世纪初名扬中外的两位革命伟人,号称“开国二杰”。他俩为了救国救民,振兴中华,早年一个创立了兴中会,一个组建了华兴会。1905年,他俩又携手合作,联合全国志士,共组了全国性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开...
关键词:辛亥革命时期 黄兴 二次革命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救国救民 名扬中外 振兴中华 
辛亥革命究竟花了多少钱
《党员生活(湖北)》2022年第35期32-33,共2页齐风 
孙中山领导的现代革命与传统的农民起义不同,每次密谋起义,都要先筹足款项,用以购买、运输军火,雇佣敢死队员,抚恤烈士家属,这些都是要花钱的。有人统计,从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到1911年辛亥革命,历时17年,先后发动了10次武...
关键词:革命党人 武装起义 辛亥革命 孙中山 兴中会 农民起义 檀香山 
“革命之母”:南洋华侨之于辛亥革命的影响分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年第18期34-35,共2页王丰兵 
从兴中会的成立到辛亥革命的最终胜利,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历了十余年的艰苦发展。辛亥革命胜利以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并激励着无数革命先烈为中国的民族独立与国家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在辛亥革命胜利的背...
关键词:南洋华侨 海外华侨 辛亥革命 实业救国 民主共和 兴中会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思想观念 
香港地区在孙中山政治生涯中的地位评析
《运城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40-45,共6页徐子杰 
早年在香港地区的经历,使孙中山受到基督教博爱与平等观念的熏陶,同时深受西方共和宪政思想的影响。香港地区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启蒙地。孙中山在港期间,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战友,并于1895年成立香港兴中会,香港地区成为了孙中山革命...
关键词:孙中山 香港地区 兴中会 反清革命 海员大罢工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炎黄春秋》2022年第7期75-78,共4页葛培林 
导语:1894年,孙中山到天津上书李鸿章,在当时看起来是一位爱国热血青年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采纳他的政治改革主张,使祖国逐渐发展强大起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良好愿望。但其结果是,他提出的革新政治的主张被拒绝后,从天津转赴檀香...
关键词:李鸿章 孙中山 兴中会 职业革命家 转向革命 民主共和国 清王朝 清政府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
《领导文萃》2022年第6期71-73,共3页井振武 
"上书李鸿章"这件事,孙中山生前绝口不提,1934年,孙中山挚友陈少白在《兴中会革命史要》中首次披露,可孙先生已去世,无从求证.直到顾颉刚在《万国公报》上找到《上李鸿章书》以及沈渭滨教授发现孙中山北上的三封信,这段秘史才真相大白.
关键词:李鸿章 《万国公报》 顾颉刚 革命史 孙中山 兴中会 孙先生 陈少白 
孙中山四次莅临祖国宝岛台湾
《炎黄春秋》2022年第2期12-16,共5页葛培林 
导语:孙中山的一生中,十分牵挂祖国宝岛台湾,不仅4次亲莅宝岛,而且在台湾建立革命组织,委派人员在台湾建立兴中会分会.同盟会分会,以此来宣传革命思想,发展革命力量.开展革命活动,播洒革命的种子,让中华民族之根深深地扎根于台湾同胞的...
关键词:革命力量 孙中山 兴中会 宝岛台湾 同盟会 台湾同胞 帝国主义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所记若干史事辨正
《岭南文史》2021年第4期29-37,51,共10页李吉奎 
陈少白是孙中山早期同学、战友,"四大寇"之一。他所著《兴中会革命史要》是研究辛亥革命与孙中山革命肇始阶段为数不多的记述,历来受研究者重视。不过,由于它是陈晚年受邀所作的口述回忆,缺乏日记、札记等资料作凭据,记述难免有不准确...
关键词:革命史 兴中会 历史本来面目 辛亥革命 孙中山革命 陈少白 史事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中学历史教学》2021年第11期70-72,共3页柯珊沙 
历史教科书在塑造国民记忆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初中历史教科书更是承担着国民基础认知形成的责任。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如何评价其历史地位,关乎国民形成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国内学者和论著大多以"1894年...
关键词:历史教科书 中国近代史 革命党人 辛亥革命 国内学者 兴中会 孙中山 基础认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