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丽

作品数:22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阿伦特汉娜·阿伦特共和主义奥古斯丁考克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国外理论动态》《哲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甘肃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阿拉伯世界学者关于人权普遍性的理论
《人权研究》2021年第1期115-124,共10页王寅丽 
华东师范大学“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一带一路”专项课题项目“世俗化和后世俗视角下土耳其人权思想”(项目批准号:ECNU-BRGD-201815)资助。
伊斯兰文明与人权的冲突论假定通常诉诸于文化差异和概念差异的解释,但人权作为一种关乎国际实践的公共学说,以及后世俗理论的登场,为摆脱冲突论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三位当代阿拉伯世界人权思想家——穆罕默德·阿贝德·加布里、阿卜...
关键词:文化差异 概念差异 普遍性 世俗主义 
“奥古斯丁范式”与当代共和主义
《基督教学术》2020年第2期76-90,427,共16页王寅丽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项目“阿伦特与波考克的新共和主义之批判研究”(项目编号:19FZXB015)的阶段性成果
阿伦特和波考克代表的当代共和主义者对古典共和主义的复兴有意无意地建立在一种对基督教的"奥古斯丁范式"批判之上。受此范式影响,当代重构的共和叙事普遍忽略了基督教对近代英美共和国缔造的作用,促进了向一种被西方信仰克服的古典政...
关键词:奥古斯丁范式 阿伦特 波考克 当代共和主义 
世俗时代的灵性状况:查尔斯·泰勒“世俗性”概念辨析被引量:4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10-116,共7页王寅丽 
查尔斯·泰勒对西方世俗化的独特叙事,在重新激活世俗化命题的同时,也带来了重新理解灵性的方式。本文首先对泰勒的世俗性概念做出三重辨析:对于作为可理解性前提的"超验条件",泰勒从构成人类灵性实践的理解语境和公共可用的语言两个层...
关键词:理解语境 神圣 凡俗 道离肉身 灵性 
现代共和思想的时间意识:以波考克和阿伦特为例被引量:1
《学术月刊》2017年第1期36-41,共6页王寅丽 
作为当代共和主义复兴的代表人物,阿伦特和波考克的共和主张来自现象学和史学建构的不同背景。但在他们不同的理论诠释背后,隐含着对政治近似的本体论假定和时间想象。藉由波考克的公民人文主义话语,这种时间想象得以揭示,他把共和主义...
关键词:时间意识 公民人文主义 开端时间 世俗时间 
邻人之爱何以可能:阿伦特论奥古斯丁的爱的概念被引量:1
《文化研究》2016年第3期209-220,共12页王寅丽 
2013年“上海浦江人才计划”(13PJC034)项目资助
阿伦特1929年完成的博士论文《论奥古斯丁的爱的概念》,作为她学术生涯的起点,近年来受到关注。她在博士论文中围绕着“邻人之爱何以可能”这一问题,阐释了奥古斯丁的爱的概念所隐含的两种概念化语境:“欲求”和“回返”,分别指出了邻...
关键词:邻人之爱 圣爱 贪爱 世界性 
法律与政治:评《汉娜·阿伦特与法律》被引量:1
《思想与文化》2014年第2期323-330,共8页王寅丽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
阿伦特的法律思想虽不系统,却贯穿在她一生对极权统治的性质、对法律的来源和宪法创立,以及由艾希曼审判所引发的法理学思考当中。本文首先简述了她对法律概念的历史—哲学考察:在批评传统法律概念的绝对性预设的同时,她指出希腊的Nomo...
关键词:法律 最高法院 有权利的权利 个人罪责 
行动与自由意志:阿伦特的奥古斯丁论题被引量:4
《世界哲学》2014年第2期124-131,共8页王寅丽 
2013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3PJC034)资助
阿伦特对公共的行动自由和内在的意志自由做出了严格区分,但她又十分推崇奥古斯丁在这两种自由概念上的重要发现。本文从诞生性和意志概念来考察阿伦特对奥古斯丁自由观的阐释,旨在纠正人们通常对阿伦特行动理论的过分希腊化理解。本文...
关键词:诞生性 自由意志 创新行动 
神圣、世俗与亵渎:查尔斯·泰勒与卡尔·马克思被引量:2
《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第3期31-38,共8页温迪.布朗 王寅丽 
查尔斯·泰勒在最深切的意义上将世俗主义看作一个人类经验的问题,并以此批评了他所理解的唯物主义,认为唯物主义对世俗化的解释也可被归为一种化减论证,即资本的力量带来了世界和人的去神圣化。本文作者认为,泰勒对马克思的理解过于简...
关键词:唯物主义 化减论证 亵渎 资本 
民初修身课本中国民建构的道德想象——一种共和主义的视角
《思想与文化》2013年第1期368-379,共12页王寅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的认知基础和结构研究”(10&ZD064)的资助
教科书是一个国家培养和塑造未来国民的重要材料,民国初年的修身教科书在沿袭儒家的道德教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入了"国民"概念,有意识地建构新的国民认同。本文的问题是:儒家个人修身的伦理跟现代的国民观念之间能否建立诠释合理性的沟通...
关键词:共和主义 道德教化 现代公民 传统儒家 西方政治 社群主义 西方自由主义 合群之德 公民教育 公民美 
马基雅维利与当代共和主义的两种典范阐释
《政治思想史》2012年第4期55-71,197,共17页王寅丽 
波考克和斯金纳对当代共和主义的论说,皆倚重于对马基雅维利的解读,波考克在论证《君主论》与《论李维》之一致性时,以《君主论》中建构的"德行-命运"概念框架来阐释《论李维》,并以"政治革新论"来诠释两者的基本主题;他亦从德行和命运...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 共和主义 政治革新 公民生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