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俗

作品数:176被引量:13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济萍张继焦董迎春施展李萍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徘徊于神话和现实间的那块顽石
《文学自由谈》2024年第6期149-154,共6页朱瑞昌 
“我知道有一天,他会在一个万众瞩目的 情况下出现,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色云彩。”多年前的大学宿舍,我们围在全屋仅有的一台电脑前,津津有味地观看第一百遍《大话西游》,时而大笑,时而争吵。当这句独白出现时,所有人都安静了,因为知道...
关键词:《大话西游》 凡俗人生 大学宿舍 顽石 神话 
神圣与凡俗之间:跨文本视域下妙善故事宝卷的审美与情感
《怀化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53-60,共8页张婉霜 
妙善故事宝卷是明清时期观音崇拜的经典,均以公主非凡的出身、崇高的品格与境界、艰难的成道过程等内容彰显出妙善故事非凡崇高的神圣色彩。但从早期的《香山宝卷》到在其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观音济度本愿真经》,再到靖江的《香山观世音...
关键词:神圣 凡俗 妙善故事宝卷 审美与情感 
凡神幽冥之间:淮阴高庄战国墓刻纹图像新考
《艺术设计研究》2024年第3期19-27,共9页吴桐 虞睿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长江中下游青铜文化带的形成与发展”(项目编号:18JJD780001)的阶段性成果。
淮阴高庄战国墓刻纹图像是复原吴越艺术与精神世界的重要材料,所见“凡俗”与“神怪”不同题材的图像内核其实一脉相承,并与薄壁刻纹铜器的明器性质相配适,皆是为墓主构建的死后空间,即幽冥世界。前人认为神怪图像属于“山海图”实际缺...
关键词:淮阴高庄 刻纹图像 凡俗 神怪 幽冥世界 
凡俗与超越:论宋代自嘲诗的日常视角及其精神向度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4期65-66,共2页朱子良 
宋人如何将“日常”容摄自嘲诗之中?换言之自嘲诗在哪些维度表现出宋诗的日常性特征?这可从宋人自嘲媒触的日常化与普泛化,以及在“食眠”一类日常自嘲中生成“俗我”形象等角度加以考察与确认。然而“如果一旦自足于日常生活,就容易堕...
关键词:宋诗 日常性 日常经验 精神向度 日常化 自嘲 宋人 美学自觉 
在圣贤与凡俗之间:从王阳明到熊十力
《管子学刊》2023年第3期20-34,共15页陈迎年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与心性:牟宗三政治哲学批判”(19FZXB063)。
讨论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绕不过熊十力。在熊十力看来,自己的体用论、天人论等便是对阳明良知说的当代价值的揭示。其核心是把良知与“大易”合而观之,让“良知在什么意义上是本体,在什么意义上又不是本体”成为一个核心问题。一方面,...
关键词:熊十力 王阳明 良知 大易 本体 欲望 知识 
读不朽经典 洗凡俗尘心
《当代小说》2023年第6期78-80,共3页孔令健 
董仲舒曾说“诗无达话”,意思是对于《诗经》没有一成不变的解释,会因人因时而不同。对于四大名著来说,也是同样,每一个读者都可能会有自己独特的评价和感受,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时期、不同的人生境遇中,也会有不同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尘心 《诗经》 人生境遇 四大名著 阅读感受 董仲舒 
凡俗与超越:论宋代自嘲诗的日常视角及其精神向度
《中国诗歌研究》2023年第1期90-111,共22页朱子良 
滥觞于《诗经》《楚辞》等先秦典籍的自嘲书写,经汉魏六朝设论体赋及嘲谑诗的发展,中国古典自嘲诗于唐宋逐渐走向成熟与繁荣。推勘自嘲诗这一题材的发展谱系可以发现,陶渊明、杜甫等人寓自我嘲谑于日常书写之中,自嘲诗逐渐在白居易、元...
关键词:自嘲诗 日常性 以理入诗 唐宋转型 
卡拉瓦乔早期世俗性作品中的凡俗元素起源初探
《美术文献》2023年第6期69-71,共3页魏骥原 
凡俗是卡拉瓦乔作品的标签之一。他将写实风格引入宗教题材作品中,作品在那个年代的意大利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他的神话类或宗教类作品里,既没有天堂般的美好,亦没有让人肃然起敬的神圣感。画中那贫苦可怜的圣人面容、真实存在的场景,甚...
关键词:写实风格 卡拉瓦乔 凡俗 自然主义 
凡俗与智性交织: 论张曙光诗歌的日常生活书写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75-79,共5页刘治彤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JSCX2022-051HLJU。
从崇高到日常、超验到经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诗歌将历史意识融入日常生活,在注重主观抒情中融入了叙事因素,完成了写作经验的置换。张曙光笔下的诗歌亦是如此:穿梭在回忆与现实的时空之中,将历史与个人日常相结合,通过抽象性的细节描写...
关键词:张曙光 诗歌 日常生活 细节描写 智性化 
“凡俗即力”的美学精神与“新现实主义”——李健吾《咀华二集》研究
《新余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89-94,共6页麻治金 
2019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世纪40年代京派文学批评研究”(ZGW19210)。
从《咀华二集》版本的修订入手,探讨了李健吾抗战前后文艺理念和批评观念的变化。《咀华二集》版本的增删修订与具体的历史处境、人生境遇以及李健吾自身的艺术追求等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反映出20世纪40年代李健吾文学批评在美学精神和...
关键词:《咀华二集》 李健吾 “凡俗即力” 美学精神 “新现实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