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华

作品数:6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便失禁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人工器官排便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新型人工泵式肛门括约肌研制与其排便作用观察被引量:12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1年第5期301-302,共2页施诚仁 吴晔明 金凌宇 潘伟华 陈其民 吴燕 李敏 王玲华 朱承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 396 70 70 6 )
目的 本研究旨在介绍一种新型的反馈式人工泵式肛门括约肌并阐述其节制排便的作用机理。方法 新型人工泵式肛门括约肌由控制泵、贮液囊、可充填袖套和生物反馈装置四个单元组成 ;将其置于无肛门括约肌犬动物模型中 ,观察术后实验犬在...
关键词:大便失禁 人工器官 人工泵式肛门括约肌 
人工泵式肛门括约肌节制排便的最适肠管约束压选择被引量:1
《临床儿科杂志》2001年第4期217-220,共4页潘伟华 施诚仁 金凌宇 吴燕 吴晔明 王玲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人工泵式括约肌是一种治疗大便失禁的新方法,为探明人工泵式括约肌的最佳肠管约束压,将离体和在体肠管的远端以人工泵式括约肌的袖套包裹,分别向袖套内注水1.5ml、2.0ml、2.5ml和3.0ml,然后向近端肠腔内注水直至出现渗漏,记录不同肠管...
关键词:人工泵式括约肌 节制排便 肠管约束压 肛门失禁 
高位无肛术后肛门失禁生物反馈训练──介绍一种简易便携式生物反馈训练器的治疗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0年第2期7-10,共4页吴燕 施诚仁 陈其民 许德棣 王玲华 潘伟华 
目的:了解生物反馈训练对高位无肛术后,大便失禁的患儿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16例先天性高位无肛术后,大便失禁的患儿,用两种生物反馈仪训练6周,12周后.分别在训练前和训练后作肛直场测压评估.结果:16...
关键词:高位无肛 大便失禁 生物反馈治疗 手术后 
先天性巨结肠伴肠神经分布异常4例被引量:2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9年第1期39-40,共2页施诚仁 陈其民 吴燕 王玲华 张忠德 丁毅 
自1971年MeierRuge提出肠神经元性发育异常这一新概念后,引起了外科、病理学等领域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目的是对先天性巨结肠伴肠神经分布异常的现象进行回顾性的组织学观察,现小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自1991...
关键词:巨结肠 先天性 肠神经分布异常 病例报告 儿童 
先天性巨结肠合伴肠神经分布异常 (附4例报告)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1998年第4期1-3,共3页施诚仁 陈其民 吴燕 王玲华 张忠德 丁毅 
目的:对先天性巨结肠合伴肠神经分布异常的现象行回顾性组织学观察。方法:1991年1月至1997年12月111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切除肠段标本,其远端病理证实为无神经节细胞症,拟对拖出段即切除肠管近端亦作常规H.E染色病理学回顾性观察;且配...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 巨结肠 肠神经分布异常 
肠闭锁鸡胚实验模型制作及其形态学观察被引量:2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4年第4期235-236,共2页鲍南 施诚仁 张忠德 华剑虹 徐卓明 王玲华 
用手术方法将鸡胚的一段小肠血液供应阻断,然后使其继续孵化,就可发生肠闭锁或狭窄模型。在闭锁近端扩张段粘膜层绒毛扁平,闭锁远端绒毛肥大,延长呈分枝状。检查结果与人肠闭锁及哺乳动物肠闭锁模型十分相似。显然,鸡胚肠闭锁模型的成...
关键词:肠闭锁 胚胎外科 动物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