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光

作品数:5被引量:10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耕作方式蒸发量水分利用效率耗水特性小麦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作物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报》《水土保持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耕作方式对旱地小麦耗水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被引量:41
《作物学报》2012年第4期675-682,共8页王红光 于振文 张永丽 石玉 王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478);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3-19)资助
黄淮海地区旱地小麦种植面积较大,降水少且年际间变化幅度大造成其产量低而不稳。耕作措施可影响土壤的蓄水,于2009—2011年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设置条旋耕、深松+条旋耕、深松+旋耕和旋耕4种耕作方式处理,研究耕作方式对黄淮海地区旱地...
关键词:耕作方式 冬小麦 耗水量 蒸发量 干物质积累量 
推迟拔节水对小麦氮素积累与分配和硝态氮运移的影响被引量:8
《生态学报》2012年第6期1861-1870,共10页王红光 于振文 张永丽 王东 石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478);农业部现代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nycytx-03)
2007—2008年度以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设置2个拔节水灌溉时期,为拔节期和拔节后10 d;3个目标相对含水量,灌水后0—1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达到65%、75%、80%,以W1、W2、W3表示拔节期灌水处理,DW1、DW2、DW3表示拔节后10 ...
关键词:小麦 推迟拔节水 氮素积累与分配 硝态氮运移 氮素吸收效率 
测墒补灌对小麦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被引量:23
《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第10期2495-2503,共9页王红光 于振文 张永丽 王东 石玉 许振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478);农业部现代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nycytx-03)资助
以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研究了测墒补灌对小麦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W2(拔节期补灌至相对含水量75%,开花期70%)和DW2(拔节后10d补灌至相对含水量75%,开花期70%)灌浆后期旗叶光合速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分别高...
关键词:小麦 补灌时期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水分利用效率 
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水分消耗和硝态氮淋溶的影响被引量:8
《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第5期44-47,52,共5页王红光 石玉 王东 张永丽 于振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478);农业部现代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nycytx-03)
以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设置条旋耕、深松+条旋耕、旋耕、深松+旋耕和翻耕5种耕作方式处理,研究耕作方式对小麦各生育阶段土壤水分消耗和硝态氮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1)深松+条旋耕处理小麦各生育时期棵间蒸发量、播种至拔节阶...
关键词:耕作方式 棵间蒸发 日耗水量 硝态氮含量 籽粒产量 
推迟拔节水及其灌水量对小麦耗水量和耗水来源及农田蒸散量的影响被引量:28
《作物学报》2010年第7期1183-1191,共9页王红光 于振文 张永丽 王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478);农业部现代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nycytx-03)资助
于2007—2008和2008—2009小麦生长季,以高产中筋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采用测墒补灌的方法,研究推迟拔节水及不同灌水水平对冬小麦耗水量、耗水来源、单位土地面积上旗叶叶面积和蒸腾速率、株间蒸发量、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
关键词:冬小麦 测墒补灌 耗水量 株间蒸发量 水分利用效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