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臣

作品数:36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随想项羽人文教育人文素质大学语文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文学教育》《科技信息》《山东文学》《中国科技博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创作心路历程探讨
《文学教育》2021年第7期104-105,共2页王耀臣 
苏轼作于贬官黄州时期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抒写了此时期的人生体味与思索,表现了他内心仕与隐的矛盾心理和对生命意义的思索、探寻与追求。本文主要探讨了这一心理的内涵和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仕与隐 佛老思想 人生归宿 
《前赤壁赋》:怡情山水的“白日梦”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10期209-210,共2页王耀臣 聂凌燕 
苏轼的经典美文《前赤壁赋》意境悠远,旷达飘逸。传统观点一向将其视为一篇写实的游记,但仔细研读文章,便可发现前《赤壁赋》应是作者一个借景言志的"白日梦",这个梦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关键词:苏轼 赤壁赋 怡情山水 白日梦 
“背关怀楚”:项羽别无选择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9期138-138,共1页王耀臣 
研究《史记》者,大多认为项羽的失败是"背关怀楚"而没有"王关中",这是他缺少政治谋略和长远眼光造成的。本文结合当时的历史资料,分析了项羽"背关怀楚"的客观原因。
关键词:项羽 背关怀楚 王关中 秦楚之争 
也谈项羽的“残暴”
《文学教育》2010年第13期130-130,共1页聂凌燕 王耀臣 
悲剧英雄项羽,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方面是残暴,本文主要分析了项羽的残暴是被司马迁给夸大了。
关键词:项羽 残暴 夸大其词 
后人评价刘邦人格低下原因浅析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5期146-146,共1页王耀臣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但后人对他的人格的评价却比较低,这有失公允。本文浅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刘邦 人格 原因 
简析楚汉之争时期人才流向的原因
《文学教育》2010年第15期129-129,共1页王耀臣 
楚汉战争中,刘邦集团人才济济,而项羽集团与之相反,且人才不断流向刘邦。本文结合当时历史现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客观现实原因。
关键词:楚汉战争 人才流向 原因 
读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随想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0年第11期87-87,共1页王耀臣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看是写景,勾勒出一幅旅客日暮投宿、雪夜人归图,实则抒情言志。整首诗写得苍凉深沉,含蕴丰厚,让人回味无穷。
关键词:《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白描 精神家园 
“大禹治水”随想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4期241-241,共1页王耀臣 
大禹治水,流芳百世。其治水十三年间,曾三国家门而不入,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对于这一不合理现象,本文主要探讨了其深层次的文化原因,其所显示出来的文化意蕴和民族精神。
关键词:大禹治水 三国家门而不入 义务本位 征服自然 
对歌颂战争的古典诗词的一点看法
《文学教育》2010年第9期125-125,共1页王耀臣 
在中国古典诗词里,爱国诗篇所占的份量是比较大的,但是歌颂战争功勋、英雄伟业的慷慨激昂的作品,相对来说少得惊人,与数千年英雄人民保家卫国、抗御外侮的历史不相称,优秀之作更是寥若晨星。本文试探其究竟。
关键词:古典诗词 爱国诗篇 审美情感 
项羽不践行“怀王之约”原因浅析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3期164-164,共1页王耀臣 
秦朝灭亡之后,面对利益的分配,"项王使人致命怀王",怀王答复"如约"。项羽愤而放逐然后追杀义帝。本文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史记》记载,分析了项羽没有践行"怀王之约"的原因。
关键词:项羽 怀王之约 如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