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平

作品数:13被引量:1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计算机口腔修复计算机图象分析颌面部软组织计算机辅助设计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口腔医学》《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口腔材料器械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垂直距离改变对面颌部软组织的影响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1年第4期184-186,共3页陆尔奕 罗建平 杨宠莹 
卫生部资助项目 (编号 :96 2 2 91)
目的 应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 ,探讨垂直距离变化对面颌部软组织的影响。方法 通过模拟四种不同垂直距离 ,对 19名正常牙合者的 33项面颌部软组织测量项目进行分析。结果 下唇方肌 ,三角肌 ,颏肌肌纤维随垂直距离变化较明显。结论 ...
关键词:垂直距离 面颌部软组织 表情肌 
计算机与口腔修复学被引量:3
《上海口腔医学》1999年第1期53-55,共3页罗建平 杨宠莹 
作者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应用的几个主要方面,以及重点介绍与展望了在生物力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和生物系统仿真等研究方面的热点。
关键词:口腔修复 计算机辅助设计 生物力学 
发音状态下口周软组织移动量的测量被引量:1
《上海口腔医学》1998年第4期197-199,共3页罗建平 陆尔奕 杨宠莹 
卫生部资助!96-2-291
目的引入动态的图象测里概念,进行口周软组织移动量的测量。方洁利用已开发的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对三种测定条件下口腔周围软组织的移动量进行测量研究。结果(1)发/mo/时,口唇突出,上唇的测定点向上内前方.下唇的测定点向下...
关键词:动态 发音 图象处理 口周软组织 口腔修复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口腔医学的应用前景被引量:3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7年第6期362-365,共4页罗建平 
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建立的人工媒体空间,它是虚拟的,但又具有视、听、触、嗅、味等多种感知 能力,并能与人进行实时交互的虚拟环境,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本特征、系统构成及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进...
关键词:虚拟现实 计算机 口腔外科手术 
颌面部下1/3标志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的建立
《上海口腔医学》1997年第4期216-218,234,共4页陆尔奕 罗建平 杨宠莹 
卫生部资助!96-2-291
软组织形态是评价修复效果和颜面外观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将图象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采像、测量和分析,初步建立了一个与口腔修复专业相关的颌面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该系统具有定量性、精确性...
关键词:计算机图象分析 垂直距离 颌面部软组织 
颌面部与垂直距离相关标志点的测量分析
《上海口腔医学》1997年第4期219-221,232,共4页陆尔奕 罗建平 杨宠莹 
卫生部资助!96-2-291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和测量技术,对19名正常者,在正中位时,颌面部与垂直距离相关的33个测量项目进行测量分析,获得了21~24岁年龄组各测量指标的参考值,并进行了相关的资料比较。结果发现:测得的有关测量项目的正常值与其他文...
关键词:计算机图象分析 垂直距离 颌面部软组织 
模拟不同垂直距离时颌面部软组织的计算机辅助测量分析
《上海口腔医学》1997年第4期222-225,共4页陆尔奕 罗建平 杨宠莹 
卫生部资助!96-2-291
垂直距离的正确重建是义齿制作的关键,要全面地评价修复效果和颜面外观,对软组织形态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模拟4种不同的垂直距离,并采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19名正常者,牙失交错位时的33项与垂直距离相关的颜面测量项目...
关键词:垂直距离 计算机图象分析 颌面部软组织 
粉末式含牙列腭图及其汉语模型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7年第2期86-88,共3页罗建平 杨宠莹 
大多数语音在发音时其舌—腭均呈一定的接触模式。为了探讨在发音时舌与腭及牙齿的接触方式,本研究采用作者自行研制的静态腭图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6名成人在发汉语拼音[S、X、D、J、K、N、R、L]诸音时的舌—腭、舌—齿...
关键词:腭图 模型 汉语语音 图像处理 含牙列 
垂直距离变化对语音腭图的影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6年第1期6-9,共4页罗建平 杨宠莹 
采用自行开发的汉语腭图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及其标准模型对不同垂直距离条件下的腭图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腭图形态、接触面积比均随着垂直距离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关键词:垂直距离 腭图 图像处理 语言 义齿修复 
粉末式腭图法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
《上海口腔医学》1995年第4期204-206,共3页柴田正宏 罗建平 杨宠莹 积田正和 山健佑 稹田正和 柴田正宏 
作者采用含牙列的腭图法,利用计算机和图像处理装置,开发了汉语会牙列的腭图图像分析处理系统,把个人内的数次发音样本进行平均化,并进一步把各个人的样本转换至标准牙列、进行规格化,以求得中国人正常者语音发音(普通话)时牙、...
关键词:粉末式腭图法 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 腭图图像分析处理系统 发音 汉语 舌-牙接触 舌-腭接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