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柏

作品数:15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赣东北方言徽语音韵赣语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龙岩学院学报》《中国社会语言学》《辞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客赣方言研究的又一力作——评《赣西北客赣方言语法比较研究》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17-119,共3页胡松柏 
罗荣华新著《赣西北客赣方言语法比较研究》对赣西北二十二个方言点的十三个语法专题做了系统深入的比较研究。通览全书,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描写全面直观、内容丰富;解释深入客观、理论贯通全篇;热忱之心溢于言表。
关键词:方言语法 赣西北客赣方言 描写 解释 
袁河锣鼓戏音韵考略
《宜春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54-60,共7页李政 胡松柏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区域通语视角下江西地方戏曲音韵研究”(项目编号:16AYY009)。
袁河锣鼓戏是流行于江西宜春等地的地方戏曲之一。袁河锣鼓戏舞台语音系统有21个声母、49个韵母、5个声调。袁河锣鼓戏的音系与宜春方言音系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袁河锣鼓戏有独特的音韵特点。袁河锣鼓戏舞台语言属于带有浓郁赣语色...
关键词:袁河锣鼓戏 语音系统 音韵特点 性质 韵辙 
东河戏舞台音韵述略
《极目》2022年第5期19-22,共4页周美庄 胡松柏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区域通语视角下江西地方戏曲音韵研究”(16AYY009)。
戏曲是一门涉及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以及语言等多方面的综合艺术。在戏曲的“唱念做打”中,“唱念”与语言有关,语言是戏曲艺术表演的主要载体。戏曲表演时剧中人物所使用的语言称为戏曲舞台语言,可以径称戏曲语言。本文通过对东河...
关键词:东河戏 舞台语言 音韵 音系 性质 
赣东北徽语核心词共有率考察被引量:1
《中国方言学报》2017年第1期153-160,共8页胡松柏 吴艳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言地理学视角下江西徽语现状及历史调查研究”(10BYY021)系列成果之一
以核心词来考察汉语方言之间在演变过程中联系的紧密程度,依据方言之间共有的核心词占核心词总数的比率的高低。这种比率称为核心词共有率。考察赣东北徽语的核心词,使用斯瓦迪士提出的包括'人类语言稳定的200个核心词'的'两阶核心词'...
关键词:赣东北 徽语 核心词共有率 
赣东北徽语浮梁三地话的“儿尾”和“儿化”被引量:3
《华中学术》2016年第1期168-173,共6页付欣晴 胡松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言地理学视角下江西徽语现状及历史演变调查研究”【10BYY021】的阶段性成果
'儿尾'和'儿化'是词根'儿'在语法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赣东北浮梁县的经公桥、鹅湖和旧城三地虽属徽语,但在这一语言现象上,却表现出既不同于其他徽语点,也有异于其他方言的特点。本文从语音形式和语义分工两个角度分析了三地话'儿尾'和...
关键词:徽语 “儿尾” “儿化” 
赣语、徽语交接地带跨境移民源流地方言考察
《中国社会语言学》2014年第2期1-8,共8页胡松柏 郑路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言地理学视角下江西徽语现状及历史调查研究”(批准号10BYY021)的部分成果
移民活动跨越方言区片形成跨境移民源流地方言和跨境移民源流方言。赣东北婺源、德兴和乐平三个县市,是赣语与徽语的方言交接地带。许村话与洺口话、曹村话与新营话,是这一地带的两对跨境移民源流地方言。23项语音项目对照表明,有的语...
关键词:赣语 徽语 方言交接地带 跨境 移民源流地方言 
宁都采茶戏舞台音韵述略被引量:1
《龙岩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11-17,共7页胡松柏 刘艳生 陈星 
2007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地方戏曲语言研究"(YY0701)
宁都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中的主要代表剧种之一。宁都采茶戏舞台语音系统有21个声母、47个韵母、7个单字声调。宁都采茶戏的韵辙可以归纳为"廿二韵"。宁都采茶戏舞台语言属于因"方言共通化"而形成的以宁都方言为基础且向共同语靠拢的"方...
关键词:宁都采茶戏 舞台音韵 客家 方言 
赣剧舞台音韵述略被引量:10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14-18,共5页胡松柏 熊瑜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地方戏曲语言研究"(YY0701)
赣剧是江西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赣剧舞台语音系统有20个声母、49个韵母、5个单字声调。赣剧的韵辙可以归纳为"十八韵"。赣剧音韵属于因"官话地方化"而形成的以近代汉语共同语为基础的"地方官话"。在赣剧未来发展中,需要做好赣剧音韵...
关键词:赣剧 舞台音韵 性质 发展 
赣、吴、徽语交接地带横峰葛源话的特点和性质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48-51,91,共5页胡松柏 刘存雨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立项课题(江西赣方言区域中的方言岛及其所受赣方言影响的研究;赣教社政字[2008]5号)
葛源位于横峰县北,与上饶县、德兴市辖境相邻接。葛源话系因唐初玉山县移民入迁定居而演变形成。葛源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表明,处于赣、吴、徽语交接地带的葛源话,是朝着赣语化方向发展的保留有吴语底子且受徽语影响的一种混合方言。
关键词:葛源话 方言交接地带 混合方言 
乐平话与婺源话的人称代词比较被引量:1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75-78,共4页胡松柏 程熙荣 
乐平市与婺源县地理相邻。对乐平话与婺源话的人称代词进行比较,通过方言内部和两地方言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在人称代词的构成方面,两地方言之间发生的相互影响不明显,在部分人称代词的语音形式上,乐平的涌山和历居山等地移植、仿拟了...
关键词:人称代词 比较 接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