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志孟

作品数:27被引量:11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回填洪涝灾害城市生活垃圾环境综合治理空场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科技进步与对策》《中国科技产业》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城市垃圾填埋场甲烷资源量与利用前景被引量:10
《岩土力学》2009年第6期1687-1692,共6页魏宁 李小春 王燕 谷志孟 
垃圾填埋气的主要成分为CH4、CO2等气体,可严重污染大气、地下水和生态环境,并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填埋气也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和资源,回收和利用垃圾填埋气可实现环境、安全、能源、资源、经济多重效益。目前,垃圾填...
关键词:垃圾填埋气 资源量 温室效应 甲烷利用 
陈垃圾土的工程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2
《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第5期622-625,共4页骆行文 杨明亮 姚海林 谷志孟 
湖北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赞助(T000305)
垃圾在填埋场中填埋一定的年限后(大于5 a),其中大部分发生了物理、化学及生物变化及反应,易降解部分已经完成,此时的垃圾即为陈垃圾。陈垃圾土的成分复杂,结构松散,压缩性较大,与一般的地基土的工程力学性质存在着差异,在垃圾填埋场上...
关键词:陈垃圾 工程力学特性 试验研究 
垃圾块体填埋法及其应用前景被引量: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1期123-126,共4页姚海林 杨洋 谷志孟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2AB024).
分析了垃圾排弃的现状、危害、潜在价值及现有的垃圾处理方法,提出创新垃圾处理方法势在必行。与已有的垃圾处理方法比较,垃圾块体填埋法有自己的特点,以社区为单元的垃圾源头分类投放、收集和预处理,能使垃圾实现分类化处理;通过垃圾...
关键词:垃圾处理 填埋法 减量化 资源化 无害化 分类投放 填埋场 市场化 复垦 分类管理 
用城镇固体垃圾回填废弃采矿场的方法
《科技开发动态》2004年第8期44-44,共1页谷志孟 吴文 
关键词:城镇固体垃圾 回填方法 废弃采矿场 隔渗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的消纳处理方法及其利弊分析被引量:9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第10期1756-1759,共4页姚海林 吴文 刘峻明 谷志孟 
城市生活垃圾既是危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公害,也是地球上唯一在增长的一种潜在资源。因此,如何科学有效而又经济地的消纳处理、处置好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在研究分析当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3种主...
关键词:城市 生活垃圾 环境工程学 卫生填埋 垃圾处理 
重视城市生活垃圾问题
《世纪行》2003年第6期39-39,共1页谷志孟 
据报道,我国城市固体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现已高达2亿吨,加之历年来累积堆置在城市周边的近70亿吨垃圾,已使全国668座大、中城市的200多座陷入了垃圾山的重重包围之中。据统计,从1949年到2001年,武汉市市区的人口只增加4.1倍,但其生活垃...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 城市垃圾处理 产生量 固体生活垃圾 有机污染物 污染源 武汉市市区 环境质量 可持续健康发展 环保意识 
散粒体矿山巷道围岩的变形规律研究被引量:5
《岩土力学》2003年第4期522-527,共6页任清平 陈从新 谷志孟 
粉砂状矿体是一种典型的散粒体介质,在这种介质中开挖巷道和在运行过程中的巷道维护都存在很大的困难。掌握巷道围岩的变形规律是寻求合理的巷道施工原则和支护方案的前提条件。以金山店铁矿的中段穿脉巷道及其围岩(仅指粉砂状矿体部分...
关键词:粉砂状矿体 散粒体围岩 矿山巷道 变形规律 围岩稳定性 岩石力学 
务实创新 共同努力建设小康社会
《科技创业月刊》2002年第12期12-12,共1页谷志孟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当今,要使我们的安全有所保证,要使我们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要使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唯一有效的途径是: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并以科技创新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 小康社会 科技工作者 科技进步 科技成果转化 
对废弃采场和城镇垃圾实施两结合综合治理的思考与建议被引量:1
《岩土力学》2002年第5期616-617,共2页谷志孟 吴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 填料 灾害 废弃采场 城镇垃圾 治理 
程潮铁矿东区地下采矿引起地表沉降和岩层移动初探被引量:38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第3期340-342,共3页白义如 谷志孟 白世伟 
以大量的现场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程潮铁矿东区地下采矿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岩层移动规律。东区现有地表下沉属于不连续下沉,岩层破坏主要是缓慢型破坏。当矿体开采深度与回采累计垂直高度的比值大于17时,岩层移动不会波及到地表;当矿体...
关键词:地表下沉 岩层移动 地下采矿 地表塌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