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作品数:7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SUB围压渗流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封隔器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热力发电》《岩土力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CO_(2)地质利用与封存环境下钢材腐蚀行为与腐蚀控制措施研究进展被引量:1
《热力发电》2024年第2期37-47,共11页王翰文 张力为 梅开元 程小伟 薛泉 王燕 付晓娟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YFSY0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315)。
CO_(2)地质利用与封存(CO_(2) geological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GUS)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解决CGUS过程中的钢材腐蚀问题对于降低CGUS技术风险、实现CGUS技术规模化推广应用至关重要。综述了目前已经提出的CO_(2)...
关键词:地质封存 CO_(2)腐蚀 腐蚀影响因素 缓蚀剂 涂层 耐蚀合金 
地质封存环境CO_(2)压力影响水泥碳化程度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2年第9期3126-3134,共9页刘思楠 张力为 甘满光 雷宏武 方志明 王燕 付晓娟 季备 姚志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E0100100);铁一院重点研究项目(222018YH310912);铁一院科研项目(院科19-08)。
为研究封存在地下储层中的CO_(2)与井筒水泥和地下混凝土构筑物接触后引发碳化反应的剧烈程度,将普通硅酸盐水泥和G级油井水泥样品与不同浓度的CO_(2)进行反应,利用微米CT、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等分析手段,研究水泥与CO_...
关键词:二氧化碳 地质封存 水泥碳化 CT表征 微观结构 数据拟合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调峰耦合技术被引量:19
《热力发电》2021年第1期24-32,共9页张力为 甘满光 王燕 付晓娟 刘思楠 李小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2258,U1967208)。
为应对全球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以及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面临的有利发电条件下发电量过剩、不利发电条件下发电量不足的难题,本文将CO2捕集利用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结合,提出了CO2捕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调峰耦合技术的概念。该技术将...
关键词:低碳环保 化石能源 CO2捕集 CO2利用 可再生能源 可持续发展 
二氧化碳咸水层封存条件矿物溶解与沉淀化学反应建模与参数取值综述被引量:9
《水利水电技术》2020年第11期13-22,共10页刘思楠 张力为 苏学斌 王燕 赵立信 甘满光 付晓娟 李小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2258,U1967208);中国科学院-工研院两岸合作计划项目(CAS-ITRI2019011)。
CO2地质封存是世界范围内减少CO2排放量,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手段。深部咸水层分布广泛且CO2封存潜力大,是最具潜力的CO2封存场所。因开展CO2地质封存条件下CO2与储层岩石相互作用的试验成本高昂且持续时间短,数值模拟成为研究CO2长期封...
关键词:二氧化碳地质封存 矿物溶解和沉淀 平衡常数 速率常数 比表面积 不确定性分析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不同温压条件下泥质粉砂岩二氧化碳突破压的试验研究被引量:9
《岩土力学》2014年第1期98-104,共7页魏宁 李小春 王颖 王燕 任海洋 高帅 
国家科技863项目(No.2008AA062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902073)
CO2突破压是CO2地质封存盖层密封性和安全性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盖层CO2突破压试验技术也是评价盖层密封性的关键技术之一。国内外学者已经对不同盖层岩样的CO2突破压开展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但还未对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CO2突破...
关键词:盖层 密封性 突破压 脉冲法 CO2咸水层封存. 
城市垃圾填埋场甲烷资源量与利用前景被引量:10
《岩土力学》2009年第6期1687-1692,共6页魏宁 李小春 王燕 谷志孟 
垃圾填埋气的主要成分为CH4、CO2等气体,可严重污染大气、地下水和生态环境,并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填埋气也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和资源,回收和利用垃圾填埋气可实现环境、安全、能源、资源、经济多重效益。目前,垃圾填...
关键词:垃圾填埋气 资源量 温室效应 甲烷利用 
岩石流体反应–流动耦合试验装置的开发被引量:3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第7期1499-1504,共6页魏宁 李小春 王颖 王燕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O731071Q01)
原地溶浸采矿过程是一个典型受化学反应、流体流动以及物质迁移等多种因素非线性耦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原地溶浸采矿过程中,伴随溶浸过程,矿层的渗透性分布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这可能加剧矿层的非均匀性,使得溶浸剂和溶浸液在矿层中会发...
关键词:岩石力学 溶浸 反应–流动过程 渗透性 原地溶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