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娜

作品数:10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意味艺术创意服装创意款式模仿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魅力中国》《棉纺织技术》《中国民族博览》《文艺生活(中旬刊)》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消费驱动下潮绣文创产品的发展思路
《上海包装》2023年第1期153-156,共4页王羊羊 郑丽娜 
广州市哲学社科2020年共建课题“文化消费驱动下潮绣非遗手工艺的时尚传播策略研究”(2020GZGJ89)。
潮绣文创产品是指将潮州地区特有的潮绣文化通过创造设计思维转化成承载潮绣独特文化符号和内涵的商品。文章打破以往从产品和文化两大关系研究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构建了“以人为本”的潮绣文创产品的核心设计原则,提出设计策略,从而...
关键词:潮绣 文创产品 文化消费 情感体验 非遗手工艺 
潮绣传承现状与发展路径思考被引量:2
《文化产业》2023年第6期126-128,共3页刘思婷 郑丽娜 
广州市哲学社科共建课题:文化消费驱动下潮绣非遗手工艺的时尚传播策略研究(编码:2020GZGJ89)。
随着机械产品的出现和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观念、消费方式以及审美意识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给属于传统手工艺密集型产业的潮绣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曾经鼎盛一时的潮绣如今已然处于一种萎靡的状态,并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何在当前环境...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 生活观念 潮绣 审美意识 密集型产业 传承与发展 当前环境 
潮绣技艺价值与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
《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20期26-28,共3页郑丽娜 郝丽 
广州市哲学社科2020年共建课题--文化消费驱动下潮绣非遗手工艺的时尚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0GZGJ89)
潮绣作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工艺特色显著,色彩厚重浓艳,装饰感强,在众多刺绣种类中具有较强的辨识度,拥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潮绣绣品的题材选择比较广泛,寓意丰富。如何利用自媒体短视频平台这一优势资源,推动文化遗产的...
关键词:潮绣 艺术价值 传播 
新媒体背景下潮绣的传播发展被引量:2
《棉纺织技术》2021年第9期I0030-I0030,共1页郑丽娜 王羊羊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生活形态视域下的潮绣非遗手工艺的传承与再生设计研究,编号:GD18XYS10;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规划项目-文化消费驱动下潮绣非遗手工艺的时尚传播策略研究,编号:2020GZGJ89。
潮绣与广绣被合称为“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潮绣以其独特的图案纹样、针法技巧和文化民俗意蕴在中国刺绣界占据重要席位。近年来,随着现代服饰产业的冲击,潮绣已经面临失传的困境。以往依靠学徒面授式工艺传承已经不再适应当前...
关键词: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传播 信息技术 民俗意蕴 创新路径 四大名绣 互联网 图案纹样 
郑丽娜〖服装设计作品〗
《艺术百家》2020年第6期247-247,共1页郑丽娜 
服装设计中美术设计元素的运·用思考 ——评《服装设计思维与创意》被引量:1
《印染助剂》2020年第6期I0004-I0004,共1页郑丽娜 
服装设计是将实用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设计思维、审美取向、彩色设计等方面与美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若将美术设计思维运用在服装设计中,有利于凸显服装设计的审美取向与艺术感。因此,探究服装设计与美术设计之间的关...
关键词:服装设计 中国纺织出版社 美术设计 面料创意 个性化需求 时尚感 设计思维 系列设计 
《化妆与发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5年第9期236-236,共1页郑丽娜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适应专业的教学需要而开设的《化妆与发型设计》课程具时尚性与流行性,是一门美学与技艺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专业技术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按...
关键词:化妆与发型 设计 课程 
自然形态中的服装创意被引量:6
《美术大观》2009年第8期118-119,共2页郑丽娜 
艺术是自然和生活的提炼,而不是粗糙的模仿和简单的镜像。艺术创意意味着新颖与独特,意味着对现实的反叛与突破,在服装方面的创意则指在款式、面料以及所表现的服装理念的与众不同。服装创意的灵感来源于自然形态,但它不是单纯的模...
关键词:艺术创意 自然形态 服装 模仿 意味 款式 面料 
个人形象之美被引量:2
《魅力中国》2009年第22期141-141,共1页郑丽娜 
个人形象设计是运用种种设计手段,通过人的视觉冲击,造成视觉优选,从而引起心理的美感与判断的一种视觉传达设计,是运用艺术手段,根据被设计者自身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发型、妆型、服饰和体型的整体包装设计。
关键词:形象 美学价值 生活模式 
赢在就业的起跑线——高校毕业生的个人形象意识与就业关系探讨
《商情》2009年第10期2-2,共1页郑丽娜 
个人形象设计,实质上是强化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审美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审美化的生存能力,使人加强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体验,以便在生命历程中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只有从美学的角度才能更充分地认识和揭示形象设计的意义...
关键词:个人形象 就业 设计定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