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

作品数:5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意识形态当代艺术跨界村上隆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融合与创新——日本大和绘屏风美学探幽被引量:2
《艺术教育》2011年第10期35-35,共1页雷阳 丁密金 郑云 
屏风起源于中国,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代。屏风最早出现时,是皇权和地位的象征,后来逐渐成为兼具装饰和屏障、分割功能的重要古代家具。在国外,如日本等亚洲国家,因为历史和地理的渊源,屏风出现和使用得比较早,受中国屏风制式和文化...
关键词:屏风 日本 美学 创新 古代家具 亚洲国家 中国 屏障 
新媒介艺术与时尚合作的表现特征
《艺术教育》2011年第9期13-13,共1页郑云 李昌菊 雷阳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介艺术层出不穷,自从进入20世纪,绘画、雕塑等传统媒介的地位受到了空前挑战。新媒介艺术,指相对于传统媒介手段而言,以装置、行为、数码等媒介手段创作出来的作品。新媒介艺术作为一种强大的传播手段,
关键词:新媒介 艺术 表现特征 合作 时尚 传统媒介 科学技术 20世纪 
浅析原始时期视觉传播的形成
《艺术教育》2011年第8期133-133,共1页周春华 李汉平 郑云 
自传播学的奠基人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地球村"概念以来,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视觉传播的研究已迫在眉睫。视觉传播究竟从何而来,是古已有之,还是后人创造?本文追根溯源,试图从原始时期绘画、工艺美术、象...
关键词:视觉传播 原始时期 全球一体化 跨文化传播 麦克卢汉 工艺美术 象形文字 地球村 
消费社会中艺术与时尚的对接——以村上隆与LV合作为例被引量:4
《艺术教育》2011年第7期37-37,共1页郑云 李昌菊 周春华 
20世纪70年代,"消费"作为一个议题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经典文化批判语境中出现以来,引发了广泛的关于生产异化、拜物崇拜,以及符号价值的讨论。①法国当代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在马克思主义对商品和物研究的基础上,进而发展出了一套消费...
关键词:消费社会 时尚消费 20世纪70年代 政治经济学体系 符号价值 合作 对接 艺术 
浮世绘对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的平面化趋势的影响被引量:2
《艺术教育》2010年第12期123-123,共1页郑云 李昌菊 
西方艺术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中,日本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浮世绘开始成为西方新艺术道路上的参照系。惠斯勒在1885年的《十点钟演讲》中说道:"改写美术史的天才再也不会出现,美的历史演讲完成——这便是巴特农神庙的希...
关键词:印象派绘画 浮世绘 平面化 西方艺术 艺术道路 文化符号 日本文化 传统绘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