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代珣

作品数:9被引量:6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气体渗透率多孔介质气体渗流气体分子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石油高等教育》《天然气工业》《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气体滑脱因子快速实验测定的理论及方法被引量:2
《天然气工业》2007年第8期97-99,共3页王章瑞 高家碧 陈代珣 
四川省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测控技术与自动化"资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960501);2002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低渗透气藏渗流机理及开发技术研究"的部分内容
为了研究气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时的滑脱行为机理及其渗流规律,需要快速实验测定气体滑脱因子和低渗、特低渗岩心的绝对渗透率,常规方法须经多次测量方可获得一个滑脱因子和绝对渗透率值。为此,依据达西定理和波—马定律研究了一个压力...
关键词:多孔介质 滑脱 渗透率 达西定律 测定 
Lattice-Boltzmann方法与粘滞流模拟解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80-82,共3页陈代珣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PLN973 3 )
应用Lattice Boltzmann方法 ,由 7 Bit的FHP模型得到了描述粘滞流的N S方程。在小Knudsen数条件下 ,给出了Poiseuille管流的密度分布函数和模拟解 ,确定了弛豫时间τ。
关键词:Lattice-Boltzmann方法 N-S方程 密度分布函数 POISEUILLE流 
多孔介质中低速气体的非线性渗流被引量:7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40-42,2,共3页陈代珣 王章瑞 高家碧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九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 96 0 5 0 1)
在多孔介质中 ,通过对低速渗流气体的摩阻系数 f与雷诺数Re的实验关系分析得出 ,随着雷诺数减小 ,气体的渗流规律表现出由遵从达西线性关系连续转变为非线性关系 ,其转变所对应的雷诺数 Rec =(1.0 ~ 4.4)× 10 -4 。由动力学分析可知 ...
关键词:多孔介质 低速气体 非线性渗流 低速渗流 雷诺数 
渗流气体滑脱现象与渗透率变化的关系被引量:53
《力学学报》2002年第1期96-100,共5页陈代珣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资助(960501)~~
气体在致密多孔介质中低速渗流时存在着因气体分子碰撞岩壁而引起的滑脱现象,它由介质的孔隙结构和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共同决定.该现象使气测渗透率大于孔隙介质的绝对渗透率.介质中气体的低速渗流为黏滞流与滑脱流组成,各自所占...
关键词:气体渗流 滑脱现象 渗透率 致密多孔介质 气体分子 自由程分布 毛管束模型 气体流体力学 
《大学物理》考试改革实践
《石油高等教育》2001年第3期50-51,共2页殷志强 陈代珣 
本文探讨了采用计算机网络测试、小论文、闭卷考试来较全面、公正和科学地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改革方式,以消除应试教学,突出对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物理 考试改革 计算机网络测试 应试教学 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 
Schlgle模型与随机介质场中气体相变研究被引量:1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第S1期198-202,共5页陈代珣 翁移山 
文中借鉴Schlogle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在多孔介质随机场中气体状态演化才程.得出由于随机介质场的作用,将影响流体系统内部的宏观动力学行为.改变其相变特性。
关键词:Schlgle模型 随机介质场 气体相变 
关于工科物理教材改革的探索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第S1期229-232,共4页陈代珣 刘廷平 翁移山 王文福 
在教材体系上对于如何将近代物理与经典物理融洽、自然地联系,既能用现代物理理论和观点审视物理放材的体系和内容,又遵从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进行了改革尝试.在教材内容上加强了结合相应的物理理论内容,介绍以其为支撑的工程技术应...
关键词:工科物理教材 教学改革 探索 
凝析气相态激光测试装置
《石油仪器》1996年第3期28-29,共2页翁移山 谭茂森 陈代珣 
准确测量储层岩中流体相态对油藏动态分析,提高采收率等有重要意义,通过凝析气相态在带有观察窗的Jergusen容器中进行实验研究说明,在显微镜下用裸眼观察判露点出现,会带来较大的人为误差,而采用激光测试装置能准确测定相态的变化。
关键词:凝析气 相态 测试仪 油气井 激光 
粘指的分形研究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第S1期15-18,共4页陈代珣 
通过分析,指出粘指的发生是界面不稳定性和多孔介质结构的随机扰动所致。利用标度变换,推导得出在孔隙的分形结构中界面的推移速度特别是存在有比通常理论给出高的推移速度。比较了粘指和DLA模型的相似性,指出可利用DLA模型研究粘指现象。
关键词:三次开采 舌进 随机干扰 动力稳定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