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玉

作品数:5被引量:2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细结构动力学性质低速层地震地震波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地震学报》《中国地震》更多>>
所获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长江三峡地区基底层横向不均匀性
《中国地震》1997年第2期120-127,共8页边银菊 胡鸿翔 高世玉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对三峡地区的Pg波非纵观测资料用地震层析成象方法进行了计算处理并对解释结果作了分析。简要阐述了地震层析成象处理方法、地震走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基底面成象图给出了许多有意义的信息:该测区低速区的形成主要起因于岩性的差...
关键词:三峡地区 地震层析成象 基底面 黄陵背斜 断裂 
长江三峡地区沉积层与基底层细结构被引量:1
《地震学报》1996年第3期319-325,共7页胡鸿翔 边银菊 高世玉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叙述长江三峡地区四条地震测深剖面沉积层与基底层速度细结构的研究结果.测区西部的鄂西丘陵地区沉积盖层速度较大,总厚度为0~3km,但在秭归盆地南侧与沮水河谷沉积层厚度加大,分别为5.0与4.0km.测区东部的江汉平原区...
关键词:速度结构 断裂带 长江 三峡地区 基底层 沉积层 
区域震相强度比──岩石层热状态的有效指示
《中国地震》1995年第3期204-211,共8页高世玉 张廉强 唐天明 付昌洪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本文根据白家疃台60年代以来的短周期地震记录图,分析了区域震相的强度比。研究表明:Sn/Lg波的强度比与波传播路径上岩石层热结构、热状态及强地震活动等均有相关性,并就这种相关性对于强地震成因及其预测研究的直接意义进行...
关键词:区域震相 强度比 岩石层 热状态 有效指示 
滇西地区地壳浅部基底速度细结构的研究被引量:25
《中国地震》1993年第4期356-363,共8页胡鸿翔 高世玉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90436号)
本文论述滇西地区思茅—中甸剖面基底层速度细结构的研究结果。 基底层项部P_g界面深度为0—3.5km,而底部P°_1界面深度为11.0—17.0km。基底层速度在金河—洱海断裂以南为5.70—6.30km/s,断裂以北增至6.30—6.50km/s,其过渡带位于剑川...
关键词:基底 滇西地区 速度结构 地震 地壳 
关于远震Pn波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地震学报》1993年第1期97-102,共6页高世玉 丁山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借助地震模型实验,讨论了深部的低速层力学性质及高速层厚度对地震波水平传播的影响;指出由软弱的低速层和坚硬的高速薄层组成的下部岩石层结构,有利于地震能量沿水平方向传播,是解释远距离上出现强的 Pn 及高速续至波的很可能的结构模...
关键词:地震 远震 PN波 地震波 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