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鸿翔

作品数:14被引量:36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细结构地壳结构地壳地震地震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地质》《地震学报》《中国地震》更多>>
所获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震的地空监测与预报
《世界地震译丛》2016年第2期91-103,共13页Л.Н.Дода О.В.Мармынов Л.А.Пахомов В.Л.Намяганов И.В.Смепанов 黄赛(译) 高楠(译) 王超(校) 胡鸿翔(复校) 
0引言从罗蒙诺索夫和康德的时代到当今,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破解地震的原理,确定其形成的可靠征兆,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可行的精确预测。本阶段已取得较好的长期预测,更好的是能通过回顾所选定的不同等级的地球物理征兆来“预测”之前发生...
关键词:地球物理 构造成因 罗蒙诺索夫 地磁扰动 加勒比板块 大地电流场 卫星照片 运行监测 全球定位系统 分析算法 
日本2011年3月11日灾难性地震前地磁场长期变化的异常扰动
《世界地震译丛》2015年第4期319-325,共7页В.С.Исмагилов Ю.А.Копытенко Г.М.Попов 王超 胡鸿翔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以东的近海发生了M9地震,这是日本地震监测史上最大的一次,其震中位于海底下约24km处,距离海岸约130km。根据位于日本领土上距离此次震中约180-200km的两个地磁监测站——江差町和水泽的数据研究了地球主磁场...
关键词:长期变化 地震前 地磁场 异常 日本 地球主磁场 扰动 灾难 
地震电磁前兆可能的检测方法
《世界地震译丛》2015年第1期46-50,共5页В.К.Балханов Ю.Б.Башкуев 刘云超 高楠 王超 胡鸿翔 
提供了地震电磁前兆可能的检测方法。检测设备主要是放置于地表的由垂直电性天线和环形磁性天线组成的设备。数据显示,检测设备对于在大块岩石层中且对垂直于地表的电偶极子的辐射更加敏感。运用本方法检测时能够记录到电磁前兆。
关键词:电偶极子 检测设备 岩石层 性天 磁场分量 法线方向 数据显示 均匀介质 介质表面 电阻率值 
华南上地壳速度分布与基底、盖层构造研究被引量:25
《地球物理学报》2002年第6期784-791,共8页熊绍柏 刘宏兵 王有学 尹周勋 滕吉文 胡鸿翔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 (KZ95 2 -S1 -41 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0 0 740 2 0 ) .
对华南地区有代表性的几条宽角地震剖面进行了研究 ,利用初动到时资料拟合剖面地带地壳上部详细的速度分布 ,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资料与地质资料对地壳基底和沉积盖层的构造进行了综合解释 .结果表明 ,浙 -闽 -粤东部地区在地壳基底上分布...
关键词:华南地区 宽角地震剖面 上地壳速度分布 基底起伏 盖层构造 断裂构造 
云南扬子准地台区地壳浅部速度构造特征被引量:2
《西北地震学报》1998年第4期12-17,共6页胡鸿翔 冯永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批准号:49574221.
描述了云南扬子准地台区洱源—江川深地震测深剖面初至波的详细分析解释结果.所用方法为改进的射线追踪法.结果表明,在剖面中段沉积盖层巨厚,基底面下陷最深可达10 km 以上,并且中新生代沉积也比别处厚.此凹陷区对应攀西古裂谷的南段,...
关键词:云南 波速构造 杨子构造区 地震活动性 岩浆活动 
长江三峡地区基底层横向不均匀性
《中国地震》1997年第2期120-127,共8页边银菊 胡鸿翔 高世玉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对三峡地区的Pg波非纵观测资料用地震层析成象方法进行了计算处理并对解释结果作了分析。简要阐述了地震层析成象处理方法、地震走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基底面成象图给出了许多有意义的信息:该测区低速区的形成主要起因于岩性的差...
关键词:三峡地区 地震层析成象 基底面 黄陵背斜 断裂 
大别造山带的地壳结构研究被引量:90
《中国科学(D辑)》1997年第3期221-226,共6页王椿镛 郑金涵 胡鸿翔 楼海 张先康 宋松岩 陈步云 陈学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共同资助项目
介绍横穿大别造山带的深地震测深剖面的地壳P波速度结构和密度结构.地表高程最大的岳西至晓天之间存在约5km厚的山根,在晓天-磨子潭断裂下方莫霍界面达4.5km垂直错断表征三叠纪碰撞的古缝合线,在超高压带3km深度以下的相对高速异常区,...
关键词:造山带 超高压变质带 地壳结构 
滇西地区壳幔过渡带性质的研究被引量:7
《地震学报》1996年第4期444-450,共7页胡鸿翔 林中洋 边银菊 王椿镛 朱良保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根据滇西86-87工程的M面反射波波形资料,对该区壳幔过渡带的细结构作了分析与探讨.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在景谷炮北侧27.64km与支梯炮南侧58.74km二处得到含速度逆转的薄层组过渡带.该二处的反射点都位于上地幔...
关键词:滇西地区 地壳结构 频谱分析 壳幔过渡带 细结构 
长江三峡地区沉积层与基底层细结构被引量:1
《地震学报》1996年第3期319-325,共7页胡鸿翔 边银菊 高世玉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叙述长江三峡地区四条地震测深剖面沉积层与基底层速度细结构的研究结果.测区西部的鄂西丘陵地区沉积盖层速度较大,总厚度为0~3km,但在秭归盆地南侧与沮水河谷沉积层厚度加大,分别为5.0与4.0km.测区东部的江汉平原区...
关键词:速度结构 断裂带 长江 三峡地区 基底层 沉积层 
中国大陆莫霍界面深度图被引量:57
《地震学报》1995年第3期322-327,共6页曾融生 孙为国 毛桐恩 林中洋 胡鸿翔 陈光英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过去十年在中国大陆上已进行了数万公里的深地震测深(DSS)剖面工作,取得了许多地壳构造的结果.我们根据这些材料,绘制了中国大陆莫霍界面深度图.在缺少DSS资料的地区,我们采用了天然地震面波及其它资料.根据莫霍界面深度...
关键词:莫霍间断面 深地震测深 中国 大陆 深度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