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碧娥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仰恩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蝴蝶君》黄哲伦意象表达意象超我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黑河学院学报》《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文学(下半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福楼拜的鹦鹉》中动物的意象表达浅析
《黑河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145-146,共2页黄碧娥 
通过概述《福楼拜的鹦鹉》这部作品,对福楼拜的一些人物性格进行分析,同时,从"鹦鹉"与"熊"的角度,将福楼拜小说的写作手法在巴恩斯笔下形象地进行了分析,动物的象征意义对人性、语言、生命、追求等做出了鲜明的寓意。
关键词:福楼拜 《福楼拜的鹦鹉》 意象 
柔弱如她 无须救赎——《蝴蝶君》的对抗与《扶桑》的包容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04-106,共3页黄碧娥 
2017年度福建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女勇士>与<蝴蝶君>中主要女性形象的比较分析(SK2017A0399)
从东方主义视角,《蝴蝶君》和《扶桑》都颠覆了西方人对东方女性柔弱、等待救赎的刻板印象。黄哲伦以对抗的形式,让西方为东方献祭,给西方以启示,即文化对抗已日暮途穷;严歌苓以包容的姿态,让扶桑跪着宽恕世界,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一...
关键词:《蝴蝶君》 《扶桑》 对抗 包容 
黄哲伦:文化身份的探求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31-32,共2页黄碧娥 
种族和文化的冲突在当今世界仍然存在,并且有可能会愈演愈烈。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黄哲伦在作品当中并未采用反对性的话语表现身份认同,而是采取探求的方式,结合中西文化,为华裔所面临的文化困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角度,即文化身份是...
关键词:黄哲伦 文化身份 探求 
一位犹太作家的自画像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9期109-110,共2页黄碧娥 
《鬼作家》中主人公纳桑想成为拥有自由意志的美国犹太作家。他的欲望受到他所在社区的道德观念的束缚。于是,他踏上寻找文学认同之旅。在这个过程中,纳桑发现了自己的双重性--既想成为有抱负的艺术家,又想当犹太孝子。
关键词:本我 自我 超我 双重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