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学鹏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校思政课高校思政感触教育方法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方论刊》《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青年时代》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新时代民族团结与民族进步关系探析——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视角
《南方论刊》2018年第9期42-44,55,共4页刘晓曼 任学鹏 
新时代民族团结与民族进步,分别表现出对国家-民族整体的团结与对公平、正义等时代价值认同的转向。这一转向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化在民族工作领域中的具体反映。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新时代,...
关键词:民族团结 民族进步 新时代 
感触教育方法对高校思政教学实效性的作用被引量:3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72-75,共4页任学鹏 高齐天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思政课项目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增强的思想路径--‘感触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SZK010
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应考虑教育对象和思政学科的特殊性,调整相应的教育模式。"灌输"理论应从本质意义上而不是从方法意义上理解;"接受"理论则应在研究思想接受机制的同时加强与受教育主体的知识性传授目标的统一。对外来的理...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感触教育 “灌输”理论 “接受”理论 
经济生活中的传统话语——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第18期58-59,共2页任学鹏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道德。道德就是按照自然规律、秩序去工作、去生活。以道德为核心,中华民族在长期"格物致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整体性的民族精神。随着现代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与之相伴而来的个体性经济生活与中华民族的整体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 道德 整体性 经济生活 个体性 
从“否定的”异化到“肯定的”异化——一种对马克思哲学异化理论的肯定性解读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10-12,共3页任学鹏 王振东 
异化作为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理论,在通常意义上,一些学者无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非类本质人还是在对现代性的反思中,一被论及,就不由地会联想到呈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非人的丑态,其要么被完全否定,寄希望于共产主义的实现;要么被历史地...
关键词:异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肯定性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之对比——基于主体性视野的研究被引量:1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18-122,共5页任学鹏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与近代西方哲学的对话中形成和发展的,它既是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汲取与继承,又是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与超越,因此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要求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本文以哲学中的主体性范畴为视角来...
关键词:马克思 西方哲学 主体性 实践 理性 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