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龙

作品数:19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秦汉时期岭南宗法制度满族族长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贺州学院学报》《贵州民族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议苗巫文化表现形式及其现代化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137-140,共4页何海龙 张念欣 
苗族巫术文化是一种起源于上古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的古老文化,这一文化的创始者据传是九黎部落的首领蚩尤,其创立的巫教被视为苗族巫术文化的开端。苗族巫术文化最为出名的地区之一是湖南湘西地区,湘西地区的蛊术和赶尸这一系列神秘的苗...
关键词:苗巫文化 蚩尤 湖南湘西地区 苗巫文化风俗 现代苗巫文化 
不忘初心 扎根西南--访钱宗范先生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2年第5期60-69,共10页何海龙(整理) 
钱宗范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在先秦史、宗法文化史和清史等领域创获颇多,成果丰富。1993年获国家教委授予的首批曾宪梓教育基金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我刊特邀广西师范大学何海龙博士专访钱先生,与读者分享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体会和心得。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广西师范大学 曾宪梓 不忘初心 先秦史 教师奖 钱宗范 文化史 
新时期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村落民俗文化存续原因探析——以北部湾为例被引量:2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年第5期119-123,157,共6页何海龙 蒋霞 
广西高等学校重点资助科研项目"传统与变迁:广西北部湾地区村落宗族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201202ZD014);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化进程中的北部湾地区村落宗族文化研究"(13BSH002);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泛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团队"项目研究成果
西北部湾地区地处当前广西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也是传统汉族村落家族民俗文化存在形态非常典型的地区。如何批判继承传承千年的村落传统民俗文化使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推动当前广西北部湾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本文从历史与现实出...
关键词:北部湾地区 村落民俗文化 存续原因 
桂南地区宗祠建筑文化浅析
《贺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26-31,共6页何海龙 陶镇连 
广西高等学校重点资助科研项目(201202ZD014);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BSH002);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泛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团队"项目
宗祠本是宗族家族人们供奉祖先神位进行祭祀的地方。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宗祠日益上升成为了宗族成员聚会和宗族文化教育的场所,宗祠的建筑形制和体现的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文章以桂南地区的宗祠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形制作了相...
关键词:桂南地区 宗祠 建筑文化 
广西北部湾地区客家祭祖习俗探析被引量:1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17-20,共4页何海龙 陈思媛 
广西高等学校重点资助科研项目<传统与变迁:广西北部湾地区村落宗族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项目编号201202ZD014);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化进程中的北部湾地区村落宗族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3BSH002)阶段性成果;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泛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团队"项目研究成果
北部湾地区是广西客家人聚居的区域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北部湾地区各姓氏的祭祖活动亦较为盛行,并形成一定的程序,从北部湾地区客家祭祖习俗可进一步探讨祭祖对北部湾地区社会发展产生的二重性影响。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地区 客家 祭祖文化 
居延汉简所见“养”浅析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4年第1期8-13,共6页何海龙 孟建升 
"养"在汉代西北边塞居延地区是为吏卒提供伙食的炊事卒。按照养的身份及劳作种类和地点的不同有吏养、卒养、公养和私作养四个类别,汉代居延地区卒与养是存在一定比例关系的。"养"在边塞军事的后勤供应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对于认...
关键词:居延汉简  分类 比例 
精英阶层转型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以桂北地区苗族村寨为例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第3期119-122,共4页蒋霞 何海龙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华南边陲的民族向心运动与族际关系和谐建构的人类学考察"(06XMZ004)阶段性成果
苗族社会中,村寨精英以其与众不同的影响力成为权威人物,在村寨中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围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桂北地区苗族村寨完成了从传统寨老向村党支书、村委会主任为主体的精英阶层的转型;通过分析苗族社会的精英构成...
关键词:精英阶层 转型 民主政治建设 
向心·团结·和谐: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考察被引量:3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6期128-132,共5页何海龙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华南边陲的民族向心运动与族际关系和谐建构的人类学考察>[06XMZ004];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边缘之拓治>[师政科技(2008)9号]
广西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自古以来,广西各民族为增进民族团结和睦、保卫边疆、维护国家和领土的完整与统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堪称全国的模范。
关键词:广西 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 模范 
两汉时期岭南商品经济发展浅析被引量:2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4期1-5,共5页何海龙 
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结合传世文献与考古资料,对两汉时期岭南商品流通渠道的畅通、城镇市场的出现、与周边地区商业交往的活跃、特色商品以及货币流通的增多、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两汉时...
关键词:两汉时期 岭南 商品经济 
浅析当代农村地方宗法势力活动存在的原因及其二重性表现被引量:1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0期154-156,共3页何海龙 蒋霞 
地方宗法势力,就是以宗族、家族关系为基础在地方形成的一种社会力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的地方宗法势力又重新活跃起来并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在广西一些农村地区,地方宗法势力活动亦有抬头之势。广西农村地区宗法势力存...
关键词:农村 地方宗法势力 二重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