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长健

作品数:112被引量:912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免疫进化算法气溶胶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消光系数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中国粉体技术》《气象与环境学报》《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霾过程气溶胶吸湿参数变化的多因素影响分析
《中国环境科学》2025年第3期1210-1217,共8页米家媛 邓也 李昕翼 佟景哲 李娜 倪长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709301);四川省科技教育联合基金项目(2024NSFSC1983)。
基于成都市2017年10~12月的逐时观测数据,以及该时段同时次大气能见度(V)、相对湿度(RH)和二氧化氮(NO_(2))监测资料,通过耦合免疫进化算法和Mie散射理论反演气溶胶粒径吸湿增长因子(Gf).利用κ-kohler理论计算气溶胶吸湿参数κ,分析了...
关键词:气溶胶 吸湿参数 霾强度 GAM模型 成都 
四川盆地霾过程边界层逆温的演化特征及其污染效应
《中国环境科学》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贺丽媛 杨柳 朱瑶 倪长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709301);四川省科技教育联合基金项目(2024NSFSC1983)。
利用四川盆地2014~2017年冬季4个地区(成都、宜宾、达州和重庆)的秒级探空资料和常规环境气象监测数据,结合同期成都的Mie散射激光雷达探测资料,通过大气消光系数廓线识别边界层结构,探究了霾天气过程中大气边界层逆温演化特征及其污染效...
关键词:霾过程 边界层 逆温 污染效应 四川盆地 
基于最优概率分布函数的成都市近63a干旱特征分析被引量:1
《干旱气象》2024年第6期844-853,共10页任至涵 倪长健 石荞语 陈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709301);四川省科技教育联合基金项目(2024NSFSC1983)共同资助。
研究成都市不同尺度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对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及干旱防灾减灾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成都市14个国家气象站1960—2022年逐月降水数据,选择标准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首先通过对SciPy库概率分布...
关键词:干旱 时空分布特征 标准降水指数 成都市 
霾过程黑碳对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的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2024年第9期4835-4843,共9页佟景哲 米家媛 涂朝勇 李娜 李宗昊 邓也 倪长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709301)。
利用成都市2017年10~12月逐时的“干”气溶胶散射系数、吸收系数和环境气象监测资料,结合同时次气溶胶粒径吸湿增长因子(Gf)的反演数据,分析了4类霾强度条件下黑碳浓度(C_(BC))的变化特征,并基于广义可加模型(GAM)探讨了C_(BC)对气溶胶...
关键词:气溶胶 散射吸湿增长因子 黑碳 霾过程 GAM模型 
气溶胶粒径吸湿增长因子的机器学习模型被引量:2
《中国环境科学》2024年第2期638-645,共8页米家媛 李娜 佟景哲 倪长健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发项目(2021YJ031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214004,2018YFC1506006)。
利用成都市2017年10~12月浊度计、黑碳仪和GRIMM180环境颗粒物分析仪的逐时观测数据,结合该时段同时次大气能见度(V)、相对湿度(RH)和二氧化氮(NO_(2))监测资料,基于Mie散射理论和免疫进化算法反演气溶胶粒径吸湿增长因子.首先,以RH、C_...
关键词:气溶胶 粒径吸湿增长因子 机器学习 解释变量集 成都 
长沙地区O_(3)污染潜势广义可加模型的季节分异性被引量:2
《中国环境监测》2023年第5期125-133,共9页花瑞阳 倪长健 李蔚 叶成志 石荞语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214004,2018YFC1506006);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发项目(2021YJ0314)。
基于长沙市2016—2019年臭氧(O_(3))浓度的逐时监测资料以及该时段同时次的气象观测数据,首先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方差膨胀因子相结合的方法排除了相对湿度、太阳辐射、气温、风速、气压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而构建了春、夏、秋、冬四...
关键词:臭氧 污染潜势 GAMs模型 季节 分异性 
2014-2021年德阳大气颗粒污染物特征及案例分析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年第3期115-121,共7页赖维肖 倪长健 陈朝平 陈佳 蒋文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8YFC0214004,2018YFC1506006);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发项目(2021YJ0314)。
利用德阳2014—2021年气象观测数据和大气颗粒污染物数据,分析了PM_(2.5)和PM_(10)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相关性,并以2017年1月25—28日PM_(2.5)污染过程为案例,开展了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和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表明:(1)2014—2021...
关键词:PM_(2.5) PM_(10) 气象因素 相关性分析 后向轨迹分析 
基于高垂直分辨率探空数据对五种典型下垫面湍流分布特征分析
《气象》2023年第8期901-914,共14页龚玺 陈起英 倪长健 龙海川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0214602、2017YFC1501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5107)共同资助。
由于湍流的时空尺度小、变化率大,缺乏大规模的现场观测,导致对全国范围内的大气湍流特征研究甚少。自2011年起,我国开始存储秒级高垂直分辨率探空数据,为深入研究中国各地的湍流特征提供了可能。在用探空资料诊断分析湍流特征时,首先...
关键词:秒级探空资料 Thorpe分析法 湍流动能耗散率 
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对霾强度变化的响应特征被引量:2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年第8期1051-1058,共8页佟景哲 米家媛 倪长健 蒋梦姣 杨寅山 陈云强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发项目(2021YJ031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214004,2018YFC1506006)。
基于成都市2017年10-12月浊度计和黑碳仪的逐时观测数据,结合该时段同时次的能见度(V)、相对湿度(H_(R))、二氧化氮(NO_(2))以及细颗粒物(PM_(2.5))浓度监测资料,利用光学综合法计算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分析霾强度(轻微、轻度、中...
关键词: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 对数正态分布 强吸湿模态 二次多项式 霾强度 
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的BP神经网络模型被引量:2
《环境工程》2023年第7期131-137,165,共8页佟景哲 倪长健 米家媛 蒋梦姣 张莹 石荞语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发项目(2021YJ031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214004,2018YFC1506006)。
气溶胶组分、结构以及形态的复杂性对高湿条件下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统计模型的适用性提出了挑战。基于成都市2017年10—12月浊度计和黑碳仪的逐时观测资料,结合同时次的环境气象监测数据,利用“光学综合法”计算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
关键词:气溶胶 散射吸湿增长因子 人工神经网络 BP模型 成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