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美华

作品数:6被引量:5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微红梢斑螟桃蛀螟生物学特性蛾类害虫天敌资源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森林病虫》《生态学杂志》《林业科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几种植物生长物质对松树枝梢生长的调控及对枝梢害虫的防治被引量:4
《林业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266-271,共6页高玉国 嵇保中 刘曙雯 高江勇 王国兴 况美华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生态林重大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技术"专题:"南方生态林重大病虫害控制技术"(2006BAD8A1002)
采用CEPA、GA3、PP333、B9等植物生长物质,以不同浓度处理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枝梢,比较药剂种类和处理浓度对枝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GA3(2 500 mg.L-1)对各供试树种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试验3中对湿地松除外);试验1中,5 000 m...
关键词:植物生长物质 松树枝梢 生长调控 嗅觉反应 危害率调查 
微红梢斑螟发育进度和成虫行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中国森林病虫》2010年第1期1-4,42,共5页王国兴 嵇保中 刘曙雯 高江勇 高玉国 况美华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生态林重大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技术"专题:"南方生态林重大病虫害控制技术";编号:2006BAD8A1002
野外采集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幼虫进行室内饲养并结合灯诱试验,研究其发育进度和成虫活动规律。结果表明,越冬代幼虫蛹期平均为(13.8±2.8)d,化蛹率为57.2%,3月中旬始见化蛹,高峰期为4月中旬;成虫期平均为(6.7±1.2)d...
关键词:微红梢斑螟 室内饲养 发育进度 活动节律 求偶行为 
微红梢斑螟蛀道节肢动物种群结构及生态位被引量:14
《生态学杂志》2010年第2期363-369,共7页高江勇 嵇保中 刘曙雯 王国兴 况美华 高玉国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8A1002);南京林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选择我国江苏、安徽和广东7个不同林型的松树林地,对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蛀道节肢动物种群结构及生态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微红梢斑螟蛀道节肢动物种群隶属2纲9目13科,分别为蛛形纲蜘蛛目、蜱螨目,昆虫纲弹尾目、革翅...
关键词:微红梢斑螟 微红梢斑螟蛀道 节肢动物 种群结构 生态位 
取食针叶的桃蛀螟越冬状况调查和生物学特性被引量:7
《昆虫知识》2009年第4期569-573,共5页况美华 刘曙雯 嵇保中 高江勇 高玉国 王国兴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生态林重大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技术"专题:"南方生态林重大病虫害控制技术";专题编号:2006BAD8A1002
结合林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记录取食针叶的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6e)冬状况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幼虫吐丝将嫩梢针叶缀合成虫苞,以3~4龄幼虫在虫苞内越冬。松树的有虫梢率为7.6%,每梢虫数为3。16头,平均...
关键词:桃蛀螟 取食针叶 越冬状况 生物学特性 
南京地区微红梢斑螟对松林的危害调查被引量:9
《林业科技开发》2008年第6期54-56,共3页高江勇 嵇保中 刘曙雯 王国兴 高玉国 况美华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生态林重大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技术”专题“南方生态林重大病虫害控制技术”(编号:2006BAD8A1002)
微红梢斑螟是南京地区重要的松树蛀梢害虫,尤其对人工火炬松幼林危害严重。对南京及周边4个不同立地条件和林型的野外试验地松林受害株率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微红梢斑螟对人工纯林危害大于天然更新林;对火炬松危害大于马尾松和黑松...
关键词:激红梢斑螟 发生危害 南京地区 
松树梢果蛾类害虫研究进展被引量:17
《华东昆虫学报》2008年第2期149-155,共7页嵇保中 刘曙雯 高江勇 况美华 高玉国 王国兴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生态林重大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技术"专题:"南方生态林重大病虫害控制技术"(2006BAD8A1002)
松树梢果蛾类是松林和松树种子园的重要害虫。本文综述了这类害虫的种类、寄主范围与分布、发生危害特点、天敌资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松梢蛾类 种类与分布 天敌资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