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荣

作品数:9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伦理学思考马克思主义两个务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政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社会科学》《科学咨询》《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培育统一战线创新文化的基础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年第31期164-166,共3页冉亚清 刘忠荣 
重庆师范大学校立基金项目<统一战线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0XTZ02
创新文化是一种以崇尚创新、追求创新为价值取向的各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社会风尚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支撑创新型国家的精神力量;创新文化生长于一个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需要我们在统一战线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
关键词:统一战线创新文化创新型国家 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 
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核心:从功利论向道义论的回归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13-16,共4页刘忠荣 冉亚清 
功利主义将趋乐避苦作为人性的基本设定,并以结果评价行为的正当性,它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利益为何优先。但它对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协调尝试是失败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理论上实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统一。毛泽东"为人...
关键词:功利主义 为人民服务 社会整体利益 个体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科学咨询》2008年第13期11-11,共1页刘忠荣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规律和执政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飞跃,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和方法,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
关键词:三个代表 哲学意蕴 辩证法 认识论 价值观 
儿童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价值传递与情感转换
《今日教育(当代幼教)》2006年第8期8-9,共2页刘忠荣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改革开放为社会个体成员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利益分配方式的多元化,这对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起到了巨大的冲击作用,在新的社会价值体系还未来得及重构的时候,这一冲击带来的显著的负面效应就是社会道...
关键词:道德教育过程 价值观念 情感转换 儿童 社会道德环境 传递 利益分配方式 社会价值体系 中国社会 社会个体 
论公共行政伦理的制度基础被引量:2
《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43-45,共3页刘忠荣 
公共行政伦理的出现是一个新时代的产物。鉴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公众需求的多样化,公共行政伦理不能仅仅停留在规范论或美德论等的传统论域之中,必须从制度基础层面做出澄清才能获得共识,从而保证公共行政伦理的有效进行,这正是目前中...
关键词:公共行政伦理 宪政 党政 政府基础 
关于领导干部平民化作风的伦理学思考被引量:1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5-6,共2页刘忠荣 
在新的历史时期,树立领导干部平民化的作风,需要摒弃封建传统伦理思想以及“官本位”思想的残余,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甘当公仆、公正无私、秉公办事的领导干部伦理道德原则。
关键词:领导干部 平民化作风 权力观 
政治伦理视阈下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2期86-89,共4页刘忠荣 
中国共产党党员首先是一种政治身份。从政治伦理学的角度讲,其先进性的实质就是在面临选择时,能够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行为法则。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不能停留在理论教育上,这仅仅是关于“什么是善”的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
关键词:党员先进性 “两个务必” 制度改革 
论毛泽东“两个务必”思想的政治伦理价值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3期20-22,共3页刘忠荣 
毛泽东“两个务必”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政治道德规范的高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道德规范。“两个务必”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政治伦理价值观的具体化,它规范了执政者与人民群众和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是执政者运用...
关键词:两个务必 政治伦理价值 社会公正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伦理学思考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年第6期20-22,共3页刘忠荣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则 ,即“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 ,以及与社会主义本质相一致的社会公正原则、集体主义原则 。
关键词:三个代表 伦理学 社会公正原则 集体主义原则 人道主义原则 人的全面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