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娥

作品数:10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孤独意识重读女性意识笔下象征意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时代文学(下半月)》《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女性孤独主题的创作流变看丁玲小说创作的现代性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期113-116,共4页刘飞娥 
纵览丁玲的小说创作,其女性孤独主题的表达由莎菲时期的自由书写到左联时期的突围再到延安时期的升华,大致留下了一条彰显与沉潜、突破与升华的辙痕。从这一复杂的创作流变过程,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探索与失误;从这探索与失误中,更...
关键词:丁玲 女性写作 孤独主题 流变 现代性 
问题意识与文艺学的学术生长点——以生态批评为例被引量: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751-754,共4页刘飞娥 刘文良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课题(08B09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课题(20080430609);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9YBB125)
问题意识,是创新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要催生文艺学研究的学术生长点,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鲜明的问题意识。文艺学问题意识的主要表现是:强化"现实"精神,突出关怀意识;强化"怀疑"精神,突出创新意识;强化"本土"精神,突出自主意识。这也是文...
关键词:问题意识 文艺学 学术生长点 生态批评 
《呼兰河传》风土人情叙事风格探究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5期172-173,共2页刘飞娥 
《呼兰河传》的风土人情叙事显示了萧红小说散文化的结构方略与幽默讽刺的喜剧特色。其中,散文化的结构方略成就了萧红小说非情节化、非艺术化的创作风格,而喜剧性的幽默讽刺特色既强化了作品的喜剧风格,又逼近了鲁迅讽刺艺术的精髓,是...
关键词:呼兰河传 萧红 风土人情叙事 风格 
男人欲望与视觉中的女性生存图景——丁玲《夜》的解读与思考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169-170,共2页刘飞娥 
《夜》这一文本以男性视角为切入点,展示了一幅男性欲望与视觉中的女性生存图景。在这一世界中,女性卑微而且痛苦地活着,失去了自我,在无爱的旧式婚姻牢笼中背负着封建遗毒的重压一步步走向坟墓。《夜》这一作品是丁玲向创作早期所形成...
关键词:《夜》 丁玲 无爱的婚姻 女性生存 
女性意识的深化与超越——重读丁玲杂文《三八节有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9期52-53,共2页刘飞娥 
《三八节有感》透彻地分析了生活在延安革命队伍中的知识女性的尴尬与痛苦,提出女性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必须要自强自立,并加以社会的、制度的以及其他外部条件的配合。其成熟的女性主义思想既是作者莎菲时期女性意识的深化,同时又是超越...
关键词:《三八节有感》 深化 超越 女性意识 
知识女性主体欲望的自由书写——重读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科教文汇》2009年第22期230-230,共1页刘飞娥 
丁玲是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她的《莎菲女士的日记》第一次激情言说女主人公灵肉统一的情欲追求,大胆展示知识女性的性欲心理和身体欲望,显示出女主人公个体欲望与情感的双重觉醒,开启了女性欲望叙事和性心理描写的先河,...
关键词:丁玲 莎菲 灵肉统一 双重觉醒 
沈从文笔下“水”意象的象征意蕴探微被引量:3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80-83,共4页刘飞娥 
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沈从文笔下的"水"意象具有深刻的女性象征意蕴、生命象征意蕴与道家智慧象征意蕴。沈从文借助"水"意象传达了湘西人的生命之"美"与生命之"忧",接通了道家智慧,其深厚意蕴值得永远思索、回味。
关键词:沈从文 “水”意象 原型 象征意蕴 
女性孤独意识的表达及主体性的书写——重读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89-92,共4页刘飞娥 
《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丁玲在女性意识烛照下书写女性主体陷入孤独与困境的名篇,其女性孤独意蕴主要体现为女性主体的孤独书写、女性主体的孤独抗争。这一文本可以看作是20世纪20年代丁玲个人主义思想与女性主义思想的回光返照,具有鲜明...
关键词:丁玲 我在霞村的时候 女性主体 孤独意识 主体性书写 
丁玲现代创作中女性意识与孤独意识的嬗变被引量:1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81-84,共4页刘飞娥 
纵览丁玲的现代创作,其创作心理所显示的女性意识与孤独意识存在着一种深度融合的关系,书写女性意识的同时也熔铸了作者深刻的孤独意识。整个现代阶段,其女性意识与孤独意识的表达时隐时显、若明若暗,这条消长相间的线索反映了丁玲现代...
关键词:丁玲 女性意识 孤独意识 嬗变 
试论丁玲早期作品中的孤独意识被引量:1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237-238,共2页刘飞娥 
丁玲的早期作品充满着浓厚的孤独意识,这种孤独意识主要表现为文本中女性主人公在个体生存与精神灵魂上的孤独感以及文化话语领域处于失语状态的孤独。它具有深刻的文本认识意义,使其早期创作呈现出难以尽言的审美意蕴。
关键词:丁玲 女性孤独 孤独意识 失语孤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