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莹

作品数:4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特色创作手法奇幻小说审美特征逻辑关联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人民音乐》《江苏社会科学》《大众文艺(学术版)》《剧影月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论文学与道德的逻辑关联被引量:3
《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242-247,共6页范渊凯 史莹 
近年来,道德在文学活动中的实践应用逐渐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不少理论成果开始强调从伦理学的立场出发解读、分析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但目前对两者逻辑关联等问题的研究较为匮乏。论者以文学的起源、生产、传播、接受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文学 道德内涵 文学伦理 逻辑关联 
歌剧《三桔之爱》的融合原则及其美学价值
《人民音乐》2012年第11期78-81,共4页史莹 
《三桔之爱》(1919)是普罗科菲耶夫旅美期间应芝加哥歌剧院经理坎帕尼尼的邀请为该剧院创作的一部童话喜歌剧,包括序幕和四幕十场。作曲家选择剧本时由于受到心仪的苏联剧作家梅耶霍德的影响,因而选择了意大利剧作家哥齐的同名童话进...
关键词:喜歌剧 美学价值 普罗科菲耶夫 《自传》 《赌徒》 歌剧院 剧作家 芝加哥 
李斯特《死之舞》的创作灵感被引量:1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年第21期14-15,共2页史莹 
关于李斯特《死之舞》的创作灵感来源争论了一个多世纪,经过学者的研究基本认定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荷尔拜因的木刻画《死神之舞》及奥卡那的壁画《死的胜利》,这主要根源于李斯特深厚的宗教情结。本文从《死之舞》的主题、曲式结构、创作...
关键词:李斯特 《死之舞》 灵感来源 宗教情结 
浙派古筝艺术与江南文化
《剧影月报》2009年第2期121-123,共3页史莹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素有“中国钢琴”的美称,是我国最具有代表『生的民族乐器之一。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广泛流传,至今已有两干五百多年的历史。在古筝的传承发展过程中,随着音乐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根据地域或者...
关键词:古筝艺术 江南文化 浙派 地域文化特色 音乐文化交流 弹拔乐器 民族乐器 战国时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