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德平

作品数:105被引量:1962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扶贫精准社会工作艾滋病患者社会转型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贫困治理的历程、经验与前瞻被引量:57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59-69,共11页向德平 华汛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动态监测与成效评价研究"(16ZDA02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公共性视域下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14AZD04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11JBGP038)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贫困治理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八七"扶贫攻坚、综合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攻坚等阶段,实现了由"政府包揽"到"多元共治"、"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物质帮扶"到"扶志扶智"、"...
关键词:改革开放四十年 贫困治理 扶贫开发 精准扶贫 
发展性社会工作的脉络、特点及其在反贫困中的运用被引量:17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47-52,共6页向德平 程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培育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18YJA840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动态监测与成效评价研究"(16ZDA02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公共性视域下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14AZD046)
发展性社会工作以行动与变迁为取向,以生产性活动和社会投资策略为核心,通过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工作实践,提升整体性社会福利。发展性社会工作对反贫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发展性社会工作指导下,我国反贫困领域的社会工作应以整...
关键词:发展性社会工作 反贫困 脉络 特点 运用 
能力视角下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激发被引量:13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2018年第2期115-139,222,共26页程玲 向德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培育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18YJA8400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动态监测与成效评价研究”(16ZDA02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基于能力视角,以贫困人口为研究对象,分析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表现,探索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类型及形成机理,总结出能力视角下反贫困社会工作的实践路径。本文认为,要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策略,采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
关键词:能力视角 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反贫困社会工作 
找回集体:西藏治理深度贫困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9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17-126,共10页高飞 向德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动态监测与成效评价研究”(16ZDA02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珠三角‘城乡社区’的生成及其治理研究”(17CSH057)阶段性研究成果。
既有关于贫困治理的研究或从某一视角出发,或是针对一般性的贫困问题。通过对典型的整体性深度贫困地区西藏自治区的实地调研,文章认为深度贫困不同于一般性贫困,是个体贫困与社区贫困交织、外在贫困和内在贫困扭结的多维贫困综合体,构...
关键词:深度贫困 西藏自治区 集体经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贫困治理:政策演化与内在逻辑被引量:10
《江汉论坛》2018年第9期131-136,共6页向德平 华汛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动态监测与成效评价研究"(项目编号:16ZDA02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公共性视域下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4AZD04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项目编号:11JBGP03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贫困治理工作,对贫困治理进行了系统化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通过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格局、提升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丰富贫困治理路径、建立扶贫工作机制、确立科学考核指标、完善监督与评估体系,实现了治...
关键词:贫困治理 政策 国家治理 扶贫 
精准扶贫的政策建构及演化逻辑被引量:9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8期200-205,共6页胡振光 向德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动态监测与成效评价研究"(16ZDA0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社区治理的多主体结构及合作机制研究"(17YJC840016);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从性别敏感到生计建设:山东省农村妇女反贫困治理研究"(J17RA203)阶段性成果
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扶贫开发的主战略。文章从政策情境、政策诉求、政策问题界定三个层面出发,揭示精准扶贫政策建构的逻辑关系及演化机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以及偏远落后贫困地区与贫...
关键词:精准扶贫 政策情境 政策诉求 政策建构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社会扶贫主体参与贫困治理的策略被引量:28
《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41-47,共7页向德平 刘风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动态监测与成效评价研究”(16ZDA02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公共性视阈下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14AZD04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11JBGP038)阶段性成果.
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出发,阐述在贫困治理中,社会扶贫主体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选择的原则及效果。研究发现,社会扶贫主体的理性选择不同,贫困治理效果就有区别。社会扶贫主体要实现最优的扶贫效果,必须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关键词: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 社会扶贫 贫困治理 
中国减贫的范式演变与未来走向:从发展主义到福利治理被引量:25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32-38,90,共8页万兰芳 向德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022);国家重点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4AZD046);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三峡大学区域社会管理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项目(2016-SDSG-06);三峡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2017XZT08)
自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减贫实践先后经历了开发式扶贫和精准扶贫两个主要阶段,具有明显的"行政主导型"特征,遵循"发展主义"逻辑并取得了显著的减贫成效,预期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所有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绝对贫困完全消灭。2020年以后,...
关键词:后贫困时代 行政主导 发展主义 新发展主义 福利治理 
贫困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走向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4期137-138,共2页刘风 向德平 
经过60多年的贫困治理,我国农村扶贫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体系逐渐成熟。这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不断调整、多主体治理模式日益完善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
关键词:贫困人口数量 贫困治理 农村扶贫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治理模式 
发展视阈下的精准扶贫被引量:6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112-117,共6页向德平 华汛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动态监测与成效评价研究"(16ZDA02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公共性视阈下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14AZD04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11JBGP038)
贫困是发展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以发展的视阈研究精准扶贫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精准扶贫确立科学的发展目标、培育多元的发展主体、推进精准的发展方式、探索创新的发展路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
关键词:发展 发展观 精准扶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