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健强

作品数:38被引量:39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浮游动物珠江口群落结构浮游植物珊瑚礁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海洋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生态学报》《科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海南部海域浮游介形类新种——南沙深海浮萤
《热带海洋学报》2022年第2期193-197,共5页尹健强 李开枝 谭烨辉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976112,31971432,41576125);Fund for strategic biological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KFJ-BRP-017-48);Key Special Project for Introduced Talents Team of Southern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Laboratory(Guangzhou)(GML2019ZD0401,GML2019ZD0405);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ic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Program of China(2017FY201404)。
文章描述了发现于南海南沙海槽的一新种——南沙深海浮萤(Bathyconchoecia nanshaensis sp.nov.)。该种个体小,壳长度(CL<1.0mm)和壳高度(~70%CL)与小深海浮萤(Bathyconchoecia paulula)和太平洋深海浮萤(Bathyconchoecia pacifica)非...
关键词:深海浮萤 系统分类 浮游动物 南沙海槽 太平洋 
海洋浮游介形类的多样性和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生态科学》2019年第6期190-198,共9页廖彤晨 尹健强 李开枝 谭烨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6125);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7FY201404);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自主部署项目(ISEE2018PY01)
海洋浮游介形类(ostracods)是一类分布较广的小型甲壳动物,大多数是典型的有机碎屑摄食者,本身又是中深层鱼类的饵料,在海洋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海洋浮游介形类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表层,大约还有200—400种的海洋浮游介形类未被发现...
关键词:多样性 动物地理学 生态学 海腺萤科 介形纲 
核酸指标对桡足类安氏伪镖水蚤摄食率、生长率及产卵率的指示作用被引量:1
《热带海洋学报》2018年第2期26-35,共10页何学佳 杨华明 吕柏东 尹健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6153、41176087);国家基金委-广东联合重点基金(U1301235);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LMB111008)
核酸指标可表征桡足类营养及生长状态,然而多物种和多指标比较研究的相对缺乏却限制了现场海区调查中对核酸标志物的广泛应用。本研究测定了系列饵料浓度(0.2~2.0μg C·m L–1)喂食的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alei的桡足幼...
关键词:核酸标志物 桡足类 摄食 生长 生殖 
核酸指标对安氏伪镖水蚤生长率的指示作用及对饵料转换的响应被引量:1
《热带海洋学报》2015年第4期65-73,共9页何学佳 韩留玉 吕柏东 王小冬 尹健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6153;41173079;41176087);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LMB111008)
对柔弱角毛藻Chaetoceros debilis和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分别喂食的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alei)的核酸指标(包括RNA含量、DNA含量、RNA︰DNA、RNA︰protein和DNA︰protein)及元素组成[包括氮(N)含量、磷...
关键词:核酸指标 桡足类 生长率 饵料转换 
南海浮游被囊动物火体虫科(Pyrosomatidae)一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被引量:1
《海洋学报》2015年第6期128-133,共6页李开枝 尹健强 陈清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161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SQ201307);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1020203)
火体虫科(Pyrosomatidae),隶属于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海樽纲、磷海樽目,全球海域已报道8种。本文描述了采自南海火体虫科一新记录种短轮火体虫(Pyrosomella verticillata)群体和单体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其群体长度、宽度与轮数的关...
关键词:火体虫科 短轮火体虫 浮游动物 分类学 形态学 南海 
热带东北印度洋海域管水母类的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2
《海洋学报》2014年第8期72-81,共10页李开枝 柯志新 李刚 尹健强 黄良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SQ2013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1619;41130855;41276159);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1020203)
管水母是海洋浮游动物中的重要类群,通常可作为海流或水团的指示种,其分布受温度、盐度和食物的影响。本文根据2011年4月在东印度洋海域(5°S^5°N,80°~98.5°E)26个站的调查资料,分析了管水母种类组成、丰度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共鉴...
关键词:浮游动物 管水母 种类 丰度 印度洋 
热带东北印度洋海域毛颚类的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1
《热带海洋学报》2014年第4期40-46,共7页李开枝 柯志新 李刚 尹健强 黄良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SQ201307);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102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1619;41276159;41130855)
毛颚类(Chaetognaths)是海洋浮游动物中的一个特殊类群,其种类和数量分布对探索海流和水团变化以及海洋食物链中能量传递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2011年4~5月在印度洋东北海域(80°E^98.5°E,5°S^6°N)29个站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毛颚类种...
关键词:浮游动物 毛颚类 种类 丰度 印度洋 
南海西北部陆架区沿岸流和上升流对中华哲水蚤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4
《海洋学报》2013年第2期143-153,共11页尹健强 黄良民 李开枝 练树民 李超伦 张建林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Q07-02);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01-ST08);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XDA05030403);国家基金重点项目(41130855)
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是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大陆架水域的浮游桡足类,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4个季节使用网目孔径为0.505mm的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样品,分析了南海西北部陆...
关键词:中华哲水蚤 南海北部 分布 季风 海流 指示种 
珠江口浮游桡足类摄食研究被引量:5
《热带海洋学报》2012年第6期90-96,共7页李开枝 谭烨辉 黄良民 尹健强 宋星宇 张建林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群体项目(KZCX2-YW-Q07);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030600004);国家科技基础专项(2008FY110100)
根据珠江口2002年7月(夏季)、2003年1月(冬季)和2003年4月(春季)3个航次浮游桡足类现场调查及其肠道色素实验数据,分析了浮游桡足类食性特点、肠道色素含量及其对浮游植物和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根据齿缘指数对珠江口浮游桡足类食性分...
关键词:桡足类 食性 肠道色素 摄食压力 珠江口 
春末夏初巽他陆架表层水体的叶绿素粒级结构及其和营养盐的关系被引量:8
《海洋学报》2012年第3期190-196,共7页柯志新 黄良民 李刚 尹健强 谭烨辉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13);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SQ2009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6066;41130855)
1引言巽他陆架(Sunda Shelf)位于南海南部,是世界上最宽的大陆架之一。南海通过巽他陆架上的马六甲海峡、卡里马塔海峡和加帕斯海峡与爪哇海和印度洋进行水体交换,其中卡里马塔海峡是最大的水交换出口[1]。在不同的季风季节中,南海与...
关键词:巽他陆架 叶绿素 粒级结构 浮游植物 营养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