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越

作品数:15被引量:10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许昌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村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学生村官计划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许昌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被引量:17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3期80-81,共2页崔越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4-gh-821)的研究成果
新媒体以高度的开放性、交互性和便捷性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其发展和应用对高校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和交往方式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校园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做好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要高度重视新媒体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 校园文化 微传播 
社会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任危机的成因及应对思路被引量:2
《领导科学》2013年第09Z期28-30,共3页崔越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政府主导各项社会建设是追赶型后发现代化国家加快完成社会转...
关键词:政府信任 社会矛盾 应对思路 行政伦理 社会结构 电子政务 贪污腐败 主体因素 行政监督 行政模式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被引量:5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第8期87-89,共3页崔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内在契合性,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实践。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复杂环境及自身所凸显的问题,迫切要求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领,同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 契合 
学风问题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略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5,共5页崔越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保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是现实选择,其中重点在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根本在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学风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及其文化意蕴被引量:10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6-9,共4页崔越 
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以一种先进文化形态的身份,同中华民族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接受和信仰的过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文化意蕴 文化认同 政治认同 
文化多元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践路径被引量:2
《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09-111,共3页崔越 
文化多元化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基本文化生态。文化多元化在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文化建设带来了消极影响和认同危机。面对文化多元化负效应的影响,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认同危机 主导地位 
简析活动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9期54-55,共2页崔越 
以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能充分地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活动载体是目的性和手段性、工具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具有丰富多...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活动载体 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取向及其路径依赖
《理论月刊》2011年第4期17-19,共3页崔越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诉求,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前提,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要求和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大众化实践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在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认同的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大众化 路径依赖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被引量:2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8-10,共3页崔越 
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编号:SKL-2009-234);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编号:B682)阶段成果
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诸如身份定位不明确、选聘质量不高、实践能力不足、待遇不平衡、后期管理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培养选任、帮扶教导、社会保障、监督考核奖惩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问题 对策 机制 
大学生“村官”角色失调探析被引量:2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108-110,共3页崔越 
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KL-2009-234);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项目编号:B682)
大学生"村官"普遍存在着角色适应难、自我角色不清、自身角色冲突等角色失调现象。这些现象是由于政策制度不健全、缺乏有利的外部环境、高校定向培养力度不够及大学生"村官"自身原因造成的。因此,消解大学生"村官"角色失调现象,必须从...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角色失调 角色扮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