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信

作品数:25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私营经济环境立法环境保护村民自治基层民主建设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软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路径选择——以“宿迁模式”为例
《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6期127-129,共3页宋周 胡赣江 张善信 
江苏省教育厅2006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SJD710012)"科学发展观研究"课题成果;宿迁市2009年度社科联研究课题"宿迁改革开放三十年实践总结与经验提炼"成果
"宿迁模式"是欠发达地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典型实践,深入研究宿迁实践经验,不仅对欠发达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欠发达地区 宿迁模式 
论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传统与特色被引量:2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16-20,共5页程志波 张善信 
研究传统是学派存在和发展的基因。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传统,它包括以人工自然为核心的本体论、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方法论和以服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核心的价值论。相对稳定的逻辑结构、巨大包容的学术能力、实事...
关键词:研究传统 基因 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 中国特色 
科学之神安在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3-16,共4页程志波 张善信 
科学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依附自然神到科学争当社会神,再到科学回归人们心中“神”——对物质世界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与理性把握——的辩证发展过程。反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对人们清晰厘定科学发展规律、正确理解科学精神本质具有十分重...
关键词:科学 神学 价值 
中国社会秩序的复杂性走向及其对策被引量:5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81-85,共5页张善信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它就必然地像自然界一样显示出日趋复杂的历史规律。国际社会秩序多方面趋向复杂性的现实是对一切领域的“冷战”性思维的明显否定。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这是社会诸方面...
关键词:社会秩序 复杂性走向 对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因果原理的石里克解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2期1-3,42,共4页张善信 程志波 
寻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自然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信念之一 ,但哲学家的任务在于探寻因果原理的形而上学基础及关于它的最深刻意义。本文详细评析了石里克对因果原理的基本观点 ,他认为不存在单独的因果律 ,因果联系只蕴涵于表示...
关键词:石里克 因果原理 
狂欢后的沉思——嘉年华的技术文化意义被引量:1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22-25,共4页程志波 张善信 
环球嘉年华在中国的巨大成功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从休闲哲学的角度来看 ,休闲需求是环球嘉年华在中国成功的根本原因 ,对传统技术的成功整合与创新应用是其成功的关键 ,而文化创新是其成功的重要保证。环球嘉年华成功的经验 。
关键词:嘉年华 休闲哲学 休闲需求 技术创新 文化创新 
现阶段我国私营经济善恶之辨
《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4期80-82,93,共4页王国军 张善信 
剥削是不公正的社会现象 ,剥削是恶之源。辩证法同时承认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 ,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 ,并且成为历史发展的杠杆 。
关键词:剥削 中国私营经济 善与恶 以善制恶 
淮海经济区城市化与中心城市问题解析被引量:2
《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3期103-107,共5页张善信 
城市化是所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实现小康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论证了建立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区域中心城市形成困难的经济学原因在于资本积累、分配和使用的属地化和城乡户籍行政隔离制...
关键词:城市化 淮海经济区 中心城市 城市形成 影响因素 农村人口流动 劳动力素质 产业定位 
人工智能课题及其认知意义被引量:3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36-41,共6页张善信 
人工智能是 2 0世纪中叶出现的科学现象 ,它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也是人类认识自身的重要标志。人工智能开创了从根本上解放人类智力劳动的途径 ,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认识主体 人脑 进化 人工智能 课题论域 认知 
徐州市“十五”经济发展的国内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38-40,共3页张善信 赵军 
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是徐州市制定“十五”计划和实际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中国宏观经济长期良好业绩改变了企业发展环境、居民生活方式和政府政策行为,也对各方面提出了新的问题。本文在研究、分析...
关键词:徐州市 经济增长速度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 “十五”期间 市场经济 运行特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