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作品数:101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作家协会更多>>
发文主题:陶渊明《诗经》楚辞笔记魏晋时期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作品与争鸣》《雨花》《美文(上半月)》《中国文学批评》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夺园记
《长江文艺》2025年第4期5-12,共8页张炜 
一初秋是最好的季节,比春天好,比夏天和冬天好。猫儿们喜欢在风和日丽时忙碌,准备进入树叶斑斓的深秋,然后就是可怕的冬天了。采摘,嬉耍,爱。春天是热烈的爱,秋天是深沉的爱。大家在柞树和白杨下,在紫穗槐灌木下走过,或悠闲或匆促。相...
关键词:夺园记 紫穗槐灌木 充实惬意 心照不宣 
AI时代的小说美学
《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5期6-10,共5页张炜 
必要的仪式“小说”这种形式能够存在多久,已经作为一个问号时隐时现。市场(精神的和商业的)决定它的现在和未来,这不会有什么争议。许多年前有人说“小说已死”,引起业内中坚人士的愤怒。现在可能不那么愤怒了,平和了许多。因为我们一...
关键词:小说美学 置身其间 AI 愤怒 问号 
去老万玉家
《当代》2024年第2期4-150,共147页张炜 
美少年历险是早晚的事。舒莞屏长到十七岁,危险逼近。也许就为了这一天,他七岁习武,笃守日课,小小年纪已变得沉稳机敏。导师为舒府总管吴院公,其人忠耿智勇,可惜后来与山匪缠斗中失去左腿。吴院公以木质轻韧的梧桐做了假肢,仍能骑驭。...
关键词:假肢 梧桐 智勇 
四十年前的种子——答宫达被引量:1
《当代》2024年第2期151-152,共2页宫达 张炜 
宫达:记得二十多年前听您谈起长篇小说《去老万玉家》的构思,知道主人公“确有其人”。2013年,您把其中的片段和意象写进了《去老万玉家》和《老万玉说》这两首长诗中。如今读完书稿,大感意外的是,它改变很大,甚至找不到当年的轮廓了。
关键词:确有其人 长诗 四十年 长篇小说 主人公 
声音
《十几岁》2024年第6期27-28,共2页张炜 
芦青河口那里树多。大片大片的树林子,非把人走迷了不可。各家老人常常告诚孩子:千万不要往林子深处走!可二兰子不在乎,她常钻到林子深处割牛草。大弟弟忙着考大学,小弟弟要进重点班,唯独她不被看重,忙里忙外,出工前还得去割一大早的牛草。
关键词:重点班 芦青河 林子 
求学今昔谈
《书摘》2024年第2期116-120,共5页张炜 
《贝壳》的由来。谈到过去,谈我们当年做学生的一些事情,好像就有了许多话要说。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学校内外的情况与今天差别很大,特别是文化环境的变化就更大了。说起三十年前我们校园的文学生活,跟今天对比一下可以看出许多不同...
关键词:恢复高考 间隔时间 求学 相互交流 有意思 
极富地域特色的“花儿”艺术
《中国土族》2023年第2期45-45,共1页张炜 
七场土族音乐剧《花儿,阿姐的歌》,是一部集音乐、诗歌、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舞台艺术。作者赵剑平是一位诗人,他积极地从青海民歌“花儿”中汲取丰富营养,创作出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歌剧唱词,别具异彩。我期待这部土族音乐剧早...
关键词:青海民歌 舞台艺术 花儿 赵剑平 音乐剧 地域特色 土族 多种艺术形式 
橘颂
《作品与争鸣》2022年第11期3-41,共39页张炜 
老文公等待儿子一家从海外归来,独自住了很久。陪伴他的是一只叫“橘颂”的猫。冬日将尽,大洋那边的人仍难确定归期。春天就要到了,他看着窗外说:“让我们去山里住一段吧,那里有我们的一座石屋。”橘颂静大眼晴看着他。老文公抚弄它的额...
关键词:橘颂 眼晴 额头 
书童
《小说选刊》2022年第11期57-63,共7页张炜 
1伍老坐在落地窗前,看远山和白云。“总算在生日之前完结此事,甚好。”他饮一口茶,站起,拉拉吊带裤,去了另一个房间。案上宣纸已经铺好。写点什么?提笔良久,未能落墨。终于想起了一段话,稍加改动写下来:“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
关键词:案上 宣纸 羞愧 
橘颂被引量:1
《当代》2022年第5期108-143,共36页张炜 
老文公等待儿子一家从海外归来,独自住了很久。陪伴他的是一只叫“橘颂”的猫。冬日将尽,大洋那边的人仍难确定归期。春天就要到了,他看着窗外说:“让我们去山里住一段吧,那里有我们的一座石屋。”橘颂静大眼睛看着他。老文公抚弄它的额...
关键词:橘颂 额头 陪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