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雁

作品数:22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菏泽学院音乐系更多>>
发文主题: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传承戏曲艺术演唱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人民音乐》《艺术评论》《音乐创作》《民族音乐》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统性 民族性 人文性——中国电子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探析被引量:4
《人民音乐》2016年第2期32-34,共3页张雁 
电子音乐在中国的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大约滞后四十年左右的时间,这使得中国的电子音乐创作在一开始就越过了西方带有实验性质的"具体音乐"阶段,体现出传统性、民族性、人文性的新特征。比如,我们常常能够从中国电子音乐作品找到传统...
关键词:电子音乐 音乐创作 传统乐器 民族性 人文性 中国 艺术特征 西方发达国家 
祖国之恋
《音乐创作》2014年第11期47-51,共5页李亚娟 张雁 
关键词:祖国 想你 旗帜 
地方戏曲与当地农村文化建设被引量:2
《大舞台》2014年第4期1-2,共2页姚蒲怀 张雁 
地方戏曲是群众喜闻乐见并易于接受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在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又具有教化民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建设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农村是地方戏曲传承和发展的广阔舞台,但由于各种原因,地方戏曲在农村的传...
关键词:地方戏曲 农村 文化建设 作用 
马上又电影音乐的创作特点
《电影文学》2014年第2期138-139,共2页张雁 
作为国内新生代作曲家,马上又为电影《建党伟业》《赵氏孤儿》所做的音乐,引起了业界及广大歌迷的认可和好评,主题曲《有一天》《不说》更是以颠覆传统的独特气质,占据了各音乐榜单的头筹。他的电影音乐风格独特、别具一格。本文即从这...
关键词:马上又 电影音乐 创作特点 
枣梆与上党梆子比较研究被引量:1
《音乐创作》2013年第8期162-164,共3页张雁 
2011年度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枣梆与上党梆子的渊源关系及发展状况考"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056
枣梆和上党梆子都是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梆子剧种,二者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枣梆源于上党梆子,系上党梆子流入山东菏泽后受当地方言及音乐影响发展演变而成。由于各自成长环境的不同,枣梆和上党梆子虽然在某些方面还保留有相同的特质,...
关键词:枣梆 上党梆子 渊源关系 比较 
山东民歌艺术风格与演唱技巧探究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年第9期167-168,共2页张雁 
山东民歌是山东人民在劳动中集体创作、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并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它以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山东的人文地理、民风民情,歌颂了山东人民的勤劳朴实、聪明智慧,表达了山东人民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
关键词:山东民歌 艺术特点 演唱技巧 传承 发展 
菏泽民歌的艺术风格及其演唱技巧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年第9期164-165,共2页张雁 
菏泽民歌作为山东民歌五大区域中的一个分支,以其成长的丰厚的文化底蕴散发着别样的风格与气质。本文按照传统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从菏泽民歌的音乐特征、语言特点以及菏泽民歌的演唱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以期对菏泽民歌的研究、演...
关键词:菏泽民歌 艺术风格 演唱技巧 
鲁西南大平调的发展与传承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年第8期169-170,共2页张雁 
本文以鲁西南地方戏大平调为研究对象,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大平调的现状及发展,指出大平调传承及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从五个方面对大平调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期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和了解大平调;同时,希望拙作能为大...
关键词:大平调 价值 传承 发展 措施 
《包楞调》的历史渊源及发展传承探究被引量:2
《音乐创作》2013年第4期142-143,共2页张雁 
《包楞调》是一首山东成武民歌,其曲风俏丽活泼、跳动泼辣,被誉为"中国民间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几十年来久唱不衰。《包楞调》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它已被编入《中国民歌》,成为全国各大音乐学院及艺术院校的必修曲...
关键词:《包楞调》 艺术价值 学术价值 历史渊源 发展传承 
枣梆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传承
《艺术评论》2013年第8期91-93,共3页张雁 
2011年度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枣梆与上党梆子的渊源关系及发展状况考"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056
枣梆,因其以“枣木”做梆击节伴奏而得名,是鲁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山东菏泽、郓城、梁山、巨野等地以及河北、河南、山西的部分地区,2007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唱腔高亢激昂、委婉活泼,板式丰富多...
关键词:历史渊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鲁西南地区 2007年 地方剧种 传统美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