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少武

作品数:11被引量:20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更多>>
发文主题:油气勘探江汉盆地海相地层油气藏海相沉积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天然气工业》《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江汉石油科技》《海相油气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下扬子区中、新生代陆内对冲带的形成及解体被引量:65
《地质科技情报》2008年第4期1-7,14,共8页梅廉夫 戴少武 沈传波 汤济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重大科技攻关基础研究项目(2004KJ-01-324563);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4CA3725-0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资助
中、下扬子对冲带是扬子板块在秦岭-大别-苏鲁中央造山系和江南隆起南北向相向挤压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对中、下扬子对冲带的空间构造格局以及中、新生代的形成与解体的揭示有助于了解该对冲带的时空演化以及与南、北两大造山带的响应关...
关键词: 下扬子区 对冲带 郯庐断裂  新生代 陆内变形 
中国南方油气晚期成藏勘探实践及讨论被引量:26
《天然气工业》2004年第1期7-9,共3页戴少武 
近 5 0年的油气勘探实践证明 :中国南方古生界的油气藏以晚期成藏最具工业价值。此一晚期成藏具有多期改造、破坏及重建的过程 ,多以后期改造和重建为主。后期改造主要包括重建封闭体系和油气相态的转化 ;重建的晚期油气藏则可能是不同...
关键词:中国 油气勘探 圈闭 封闭系统 成藏规律 
中扬子及邻区层序地层与原型盆地演化被引量:2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年第3期229-235,共7页戴少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 4973 2 0 80 )资助
中扬子及邻区原型盆地可划分为 9个大层序 ,其中 ,1~ 6大层序由中、古生代海相地层组成 ;第 7大层序为早、中侏罗纪的陆相沉积 ;第 8大层序为晚侏罗世的前渊沉积 ;第 9层序为晚白垩世至第三纪的伸展盆地。震旦纪 ,中部地区为台地相环...
关键词:原型盆地 演化 大层序 沉积格架 幕式演化 中扬子 邻区 层序地层 油气勘探 
整体封存体系的内涵被引量:19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年第2期107-114,126,共9页戴少武 贺自爱 王津义 余琪祥 
天然气易于散失的特性 ,决定了整体封存体系的高标准、严要求 ,评价的思维应以板桶理论 (木桶效应 )为指导 ,特别要重视局部对整体的决定作用。天然气的封存与石油不同 ,整体封存体系的内涵 ,必须强调结构的立体性与功能的有效性。川东...
关键词:封存体系 内涵 立体性 有效性 思维定势 综合效应 
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思路被引量:56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年第3期195-202,共8页戴少武 贺自爱 王津义 
中国石化集团南方油气勘探部署研究项目
中国南方改造型盆地的特点 ,决定了其油气成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成藏的基础、关键、归宿特殊性的分析、论证为基点 ,根据 :(1)现今油气藏的定位不决定于原型盆地 ,而与晚期改造 ,再分配烃源控制的空间有关 ;(2 )主导成藏模式应为早...
关键词:勘探思路 动态成藏 封存体系 油气勘探 中国南方改造型盆地 中生界 古生界 
湘鄂西下古生界油气成藏组合与可能模式探讨
《江汉石油科技》2000年第2期1-7,共7页戴少武 
湘鄂西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的基础资料积累和静态分析已经历过数十载。然而.基本石油地质条件之对于油气成藏是必要条件,其充分要件还须有合理的成藏组合及这些组合的有机配置。基于这种基本思路,在前人较多有关石油地质基本条...
关键词:下古生界 油气成藏 油气地质条件 石油地质条件 油气勘探 鄂西 成藏组合 重油 基础资料 有机 
湖北省及邻区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及其前景被引量:4
《海相油气地质》1997年第2期31-38,共8页汪仕忠 戴少武 
本区油气勘探始于1958年,1970年开始到80年代初勘探重点由高背斜转为复向斜,80年代后期重点转入江汉平原的沉湖—土地堂和当阳两个复向斜地区。全区已发现地表构造282个,地震发现地腹构造30个。有气田1个,含气构造2个,油气显示构造7个...
关键词:海相沉积 油气勘探 勘探史 勘探成果 油气藏 
转换型构造及其在江汉盆地前白垩系油气勘探中的意义被引量:1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7年第1期18-24,共7页戴少武 江荣沛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
江汉盆地具有多旋回发育历史。地史期间始终处于较为复杂的区域构造背景之中。首尾相继但性质不同的两次构造变动之间以及同期异源的构造活动之间,均存在着转换型构造。它们既是承前启后阶段的过渡型产物,又是“居中”状态的折衷型遗迹。
关键词:转换型构造 江汉盆地 前白垩系 油气勘探 
江汉盆地中,新生代构造面貌及其在海相地层油气勘探中的意义被引量:1
《海相油气地质》1996年第3期11-18,共8页戴少武 
江汉盆地是一个多旋回叠置盆地,中、新生代区域构造面貌总体循征表现为纵向上的层次性、横向上的有序性、局部构造多样性和空间上的交切复合。晚燕山-喜马拉雅期,发生应力场转移,盆地受西压东散、并纱方向压扭的应力场控制。
关键词:海相沉积 地质构造 油气勘探 江汉盆地 构造地貌 
江汉盆地印支期以来区域构造特征探讨被引量:30
《地质力学学报》1996年第4期80-84,共5页戴少武 
印支期以来,江汉盆地在特定的大地构造背景、特殊的边界条件等内外因素制约下,形成了多种特定的构造型式,如挤压、推覆条件下的大型褶皱、逆冲推覆;引张条件下的断块,以及构造叠加复合条件下的时间、空间域的转换构造等。
关键词:印支期 江汉盆地 地区构造 盆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