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

作品数:15被引量:9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冠状病毒病毒细胞病毒药物埃博拉病毒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通报》《科技导报》《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生物工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要人感染RNA病毒复制机制和靶向聚合酶药物开发研究进展被引量:2
《生物医学转化》2024年第1期2-11,共10页董莹莹 彭齐 王敏 施一 
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重大项目(2023000CA0030)。
近年来,拉沙热、埃博拉、新冠和尼帕等多种病毒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频繁暴发,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广谱抗病毒药物是主动应对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其研发的关键是发现病毒特有的保守药物靶点。...
关键词:RNA病毒 聚合酶 结构 药物开发 
从基础研究走向实际应用的探索与思考——以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为例被引量: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6期703-708,共6页施一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项目(Y201921)。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举措之一。建党百年之际,回顾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总结利于促进科技事业发展、推动基础研究走向实际应用的经验,并指出中国科学院开启的创新文化建设是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环境的重要举...
关键词:基础研究 实际应用 科技创新 创新文化 
冰冻圈微生物演变与生物安全被引量: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5期632-640,共9页徐静阳 张强弓 施一 
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应急专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JZD-SW-L11);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项目(Y20192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9010000)。
冰冻圈独特而极端的生态环境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保存了关于古微生物多样性和进化历史的珍贵记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正在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显著影响,冰冻圈加速消融缩减使原本冻存其中的微生物被“解封”,一些微生物适应新的环...
关键词:冰冻圈 微生物 气候变化 致病菌 病毒 生物安全 
构建基础研究资助导航系统平台,推动技术创新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被引量: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5期573-579,共7页施一 李姜元鸿 王更生 白苏冉 边桂彬 李博强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项目(Y201921)。
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围绕国家安全和战略发展需求,建设高质量的产业体系,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论述了基础研究作为技术创新的源泉,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并提出通过构建基础研究资助导航系统平台...
关键词:基础研究 技术创新 产业体系 知识图谱 资助导航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结合穿山甲ACE2受体的分子机制被引量:2
《科学通报》2021年第1期73-84,共12页仵丽丽 苏佳岐 牛胜 陈茜 张艳芳 严景华 施一 齐建勋 高福 王奇慧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2901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22044);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18119)资助。
新型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virus),以下简称为新冠病毒,也称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研究认为,SARS-CoV-2可能起源于蝙蝠,但是其中...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穿山甲冠状病毒 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 晶体结构 
病毒是如何从动物“跳”到我们身上的
《大众健康》2020年第5期16-17,共2页施一 
病毒可以感染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命体。它可以利用宿主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完成生命活动,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第一个已知的病毒是烟草花叶病毒,最早于1899年由荷兰科学家马丁乌斯·贝杰林克发...
关键词:烟草花叶病毒 传染性疾病 宿主细胞 遗传信息 生命体 荷兰科学家 
沙粒病毒聚合酶C端的表达纯化与结晶条件筛选被引量:1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9年第12期18-23,共6页景佳美 徐欣 王敏 彭如超 施一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9010000)、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项目(2015078)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10101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81622031)
拉沙病毒和马秋波病毒同属于沙粒病毒科,人类感染后病死率很高,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沙粒病毒在基因组转录过程中存在与其他分节段负链RNA病毒相似的抢帽机制,位于病毒聚合酶N端的核酸内切酶结构域负责切割宿主mRNA,而其C端...
关键词:拉沙病毒 马秋波病毒 聚合酶C端 表达纯化 结晶 
埃博拉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被引量:2
《科技导报》2018年第7期56-63,共8页王寒 宋健 高福 施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0149,81622031);中国科学院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15078);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BX201600162)
埃博拉病毒是一类能够感染并引起人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囊膜病毒。发现近40年中,埃博拉病毒给人类生命带来了极大威胁。然而,目前人们对于埃博拉病毒的了解非常有限,尤其是病毒与其宿主细胞受体的结合机制和膜融合机制...
关键词:埃博拉病毒 GP NPC1 晶体结构 
艾滋病疫苗突破需要颠覆性思维被引量:3
《科学通报》2018年第1期9-15,共7页谭曙光 施一 刘军 高福 
艾滋病疫苗研发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自艾滋病被发现以来,科学界和产业界已经为此不懈努力了30余年.艾滋病疫苗的研发经历了从以产生抗体为主要目标,到以细胞免疫的产生为主要方向,再到抗体和细胞免疫并重的艰辛历程.RV144疫苗部分保...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疫苗 免疫 颠覆性思维 
寨卡(Zika virus)来袭:地方性流行病毒的全球化被引量:6
《科学通报》2016年第22期2441-2448,共8页郑爱华 邹振 施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L1524009);中国科学院学科发展战略研究(2015-SM-C-02)和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XDB11030600,XDB11030800)资助
寨卡病毒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的虫媒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的黄病毒属.自1947年在非洲乌干达被发现以来,寨卡病毒主要局限于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流行.由于其引起的症状同登革热非常相似,但程度较轻,因此长期不被重视.2007年寨卡病毒从东南亚...
关键词:寨卡病毒 伊蚊 小头病 虫媒病毒 登革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