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锐

作品数:10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形态学启蒙时代想像启蒙亚里士多德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学刊》《文艺理论研究》《理论观察》《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希腊想像与启蒙时代的德意志身份重构被引量:2
《外语学刊》2013年第1期132-136,共5页施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意志文化启蒙与现代性的文艺美学话语研究"(10BZW022)的阶段性成果
德意志启蒙终结了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身份作为第一性自我认同的漫长历史,同时也使德意志身份重构这一决定民族命运和未来的重大问题凸显出来。启蒙时代的德意志身份重构确立了一条最佳路途:返回古代且越过古罗马,直指西方文明最本源的古希...
关键词:希腊想像 启蒙 德意志 身份重构 
启蒙时代的德意志身份重构问题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82-85,共4页施锐 
德意志启蒙终结了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身份作为第一性自我认同的漫长历史,同时,也使德意志身份重构这一决定民族命运和未来的重大问题凸显出来。德意志身份重构的重心落到文化之维而非政治之维,其参照范式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身份重...
关键词:启蒙 德意志 身份重构 希腊复兴 
歌德、席勒的希腊想象与卢梭的“自然人”理念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98-101,共4页施锐 
歌德与席勒共同建构了现代性批判前提下的"古典希腊"思想图景,对希腊人曾经实现过的完整性存在状态的复兴是其思想基点所在,他们关于希腊人"完整性"存在的理论共同取法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人"理念并形成了各自的思想风格。
关键词:歌德 席勒卢梭 希腊 自然人 
歌德的“形态学”美学观念及其现代性文化启示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3期134-138,共5页施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德意志文化启蒙与现代性的文艺美学话语研究"(10BZW022)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对歌德首创的"形态学"概念内涵的阐发,系统梳理和论述了歌德文艺美学思想的独特性及其对后世的启迪和影响。"形态学"是歌德以有机论为其内核,在植物变形研究中提出并移植于文艺美学领域的概念,"形态学"视域下的歌德文艺美学观念...
关键词:歌德 形态学 现代性 
马丁·路德与德意志启蒙文化被引量:1
《外语学刊》2011年第2期140-142,共3页施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意志文化启蒙与现代性的文艺美学话语研究"(10BZW022)的阶段性成果
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为德意志启蒙最终的成功铺平了道路,德意志启蒙中的"文化与政治"问题同样与马丁.路德有着极深的渊源。德意志文化启蒙已然实现之际,政治启蒙却依然遥远,文化与政治如同马丁.路德的时代一样,悲剧性地分裂着。
关键词:马丁.路德 德意志启蒙 文化 
海德格尔与“存在史”叙事中的“思”与“诗”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95-99,共5页施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德意志文化启蒙与现代性的文艺美学话语研究(10BZW022)阶段性成果
海德格尔从他独特的"存在史"叙事出发,建构起了前苏格拉底早期希腊精神世界"思"、"诗"共在、本质相通的想象景观。海德格尔宣称的"现象学还原"其实是他本人存在哲学的强烈自我投射。
关键词:海德格尔 希腊 存在   
海德格尔的希腊思想词语现象学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53-56,共4页施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德意志文化启蒙与现代性的文艺美学话语研究"(10BZW022)
海德格尔宣称采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通过对"逻各斯"等希腊思想词语"六经注我"式的词源学考察,建构起其独树一帜的"存在史"叙事方式。
关键词:海德格尔 现象学 希腊 存在 
西方近代美学影响的焦虑——读张政文教授《西方审美现代性的确立与转向》
《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8期277-277,共1页施锐 
关键词:审美现代性 近代美学 影响的焦虑 西方 德国古典哲学 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研究 
歌德的“形态学”与“原诗”论被引量:1
《理论观察》2006年第5期43-44,共2页施锐 
既是生物研究者又是艺术理论家的德国诗人歌德提出的“原诗”论与其关于植物变形的“形态学”理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歌德首创的“形态学”一词,探讨了植物的个别部分在从一个形态向另一个形态转化的发育及其变化的规律,其所谓...
关键词:歌德 形态学 原诗 世界文学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1期51-54,共4页施锐 
“摹仿”一词大概起源于远古希腊时期宗教祭祀、典礼的秘仪活动。公元前五世纪,这一术语的应用范围从祭典领域转移到了哲学和技艺领域。“摹仿说”两大奠基人——古今的哲学巨匠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其在认识论中和叙述字中都拥有相同...
关键词:摹仿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