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鹏

作品数:47被引量:26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遗产水利灌溉水利史灌溉工程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中国防汛抗旱》《灾害学》《人民珠江》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代李冰文化的精神内涵分析及其传承价值探讨
《中国水利》2024年第2期68-72,共5页王丽娟 陈曜 李云鹏 朱云枫 
都江堰文化研究课题(第一批)(HT202302200016);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项目(2020ZCK207);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JZ0199B212019、WH0145B042021、WE0145B042021)。
李冰于公元前256年主持修建都江堰,是中国古代科学治水的典型象征。李冰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目前关于李冰文化精神内涵的表述众说纷纭。研究认为李冰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以李冰为代表的都江堰历代治水先贤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
关键词:李冰文化 都江堰 中华优秀文化 人水和谐 因地制宜 
河湖幸福指数——文化之河评价研究被引量:4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2023年第6期537-545,共9页吕娟 刘建刚 李云鹏 杜龙江 邓俊 周波 姜晓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BZS056)。
我国河流、湖泊众多,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先进水文化更是建设幸福河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本文对文化之河的概念进行了初步解析,基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关键词:幸福河湖 文化之河 先进水文化 指标体系 评价研究 
水利遗产科学保护亟须系统基础研究支撑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年第3期1-2,共2页李云鹏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自2014年设立以来,至今已到第10个年头。目前全球已有来自五大洲、18个国家的140项工程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中中国有30项,而且还有更多的工程正在申报、准备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极大地促进了水利行业...
关键词:水利行业 水利遗产 水利文化 水利史 水文化遗产 保护名录 快速发展期 申报 
灌溉工程遗产的内涵、特征与认定标准探讨被引量:2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年第3期3-12,共10页李云鹏 
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项目(2020ZCK207);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JZ0199B212019,WH0145B042021,WE0145B042021)。
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使灌溉工程在中国得以长期持续发展,创造了类型丰富、型式多样的传统灌溉工程,并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灌溉工程遗产是水利遗产中数量最多、最复杂的一类。明晰概念、科学认定灌溉工程遗产...
关键词:灌溉工程遗产 水利遗产 水利史 遗产保护 水文化 
太湖溇港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被引量:4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年第3期13-20,共8页邓俊 谭徐明 李云鹏 
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项目(2020ZCK207);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JZ0199B212019,WH0145B042021,WE0145B042021)。
如何在现代社会调适遗产保护与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一项重大课题。溇港圩田是太湖流域特有的水利类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基于对太湖溇港的由来、演变,介绍了太湖溇港灌溉工程遗产资源的内容,并通过对其价值、现状的分析,提出了...
关键词:太湖 溇港 灌溉工程遗产 保护与开发 
重庆秀山巨丰堰灌溉工程遗产及其价值研究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年第3期21-27,共7页王丽娟 李云鹏 龙祖华 朱云枫 唐永弟 张伟兵 
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项目(2020ZCK207);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JZ0199B212019,WH0145B042021,WE0145B042021)。
巨丰堰是重庆丘陵山区极具代表性的古代灌溉工程,位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长江支流沅江流域,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文章结合清前期西南地区“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分析了巨丰堰灌溉工程创建的历史背景及创建过程、工程体系...
关键词:灌溉工程遗产 巨丰堰 水利遗产 水文化 永丰堰 
笔谈:求真·识史·互鉴——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多重价值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路径被引量:10
《中国文化遗产》2023年第2期4-24,共21页朱光亚 徐苏斌 杜晓帆 王一飞 潜伟 杜金鹏 李云鹏 李爱群 周坤朋 张颖岚 魏泽辰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中国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当代表达研究”(21ZD01)之一部分;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项目(2020ZCK207);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JZ0199B212019、WH0145B042021、WE0145B042021)。
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进一步突出了文物工作的时代特征。“挖掘价值”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历史意识和时代意识,努力关注和揭示隐藏在史实后面的历...
关键词:文物 文化遗产 挖掘价值 社区 共同体 社会价值 大遗址 水利遗产 应县木塔 价值转化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灌区人居景观特征研究分析——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为例被引量:4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3年第2期77-84,共8页杨玉冰 倪可心 郭巍 陈崇贤 李云鹏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2ZD16);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项目“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2020ZCK207);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水利遗产重点实验室”(JZ0199B212019)。
名列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东风堰,在过去360余年里,为夹江的农业发展、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改善产生了巨大效益。基于灌区人居景观体系理论、罗西类型学、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及K-Means聚类算法对东风堰灌区人居景观体系格局特征与发展现...
关键词:K-MEANS聚类算法 灌区景观 东风堰 人居景观体系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千古郑国渠 惠民两千年
《农村百事通》2022年第8期62-63,共2页李云鹏 万金红 
伟大的水利工程留给后世的不单单是鬼斧神工的奇景,还有泽被后世的“大智慧”,郑国渠便是最好的证明。这是一条有历史、有故事、有功绩的大渠,它始于“疲秦之计”的“间谋阴谋”,最终却成了中国最早的大型无坝引水灌溉工程而惠及苍生;...
关键词:灌溉工程 无坝引水 泽被后世 郑国渠 关中平原 农耕文明 水利工程 
水利史与水文化学科发展趋势与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国防汛抗旱》2022年第1期41-46,共6页李云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B049);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项目(2020ZCK207);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WH0145B042021、JZ0199B212019、JZ1003A112020)。
水利史与水文化是交叉学科,涉及水利工程学、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灾害学、考古学、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专业领域,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及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特色学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愈加重...
关键词:水利史 水利遗产保护 水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