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堃

作品数:4被引量:6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物种有效性主成分分析中国西南部土著鱼类倒刺鲃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Current Zoology》《水生生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云南倒刺鲃的年轮特征被引量:2
《水生生物学报》2008年第1期120-124,共5页李堃 姚景龙 陈毅峰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1-SW-13-04);国家973计划(2003CB415103)
关键词:年轮特征 云南倒刺鲃 土著鱼类 抚仙湖 云南 
扁头鮡地理种群形态变异的研究兼论大鳍鮡的物种有效性被引量:14
《动物分类学报》2007年第4期814-821,共8页姚景龙 严云志 高勇 李堃 陈毅峰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1-SW-13-04);国家973计划(2003CB415103)资助.
采用形态度量学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雅鲁藏布江、伊洛瓦底江、怒江和澜沧江4个水系标本的比较,研究了扁头鮡各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变异及大鳍鮡的物种有效性。结果表明4个水系的标本相互之间的差异还没有达到亚种水平,应是扁头鮡的...
关键词:扁头鮡 大鳍鮡 主成分分析 物种有效性 地理种群 梯度变异 中国西南部 
抚仙湖外来黄颡鱼种群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被引量:33
《动物学报》2006年第2期263-271,共9页李秀启 陈毅峰 李堃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No.KSCX1-SW-13-04);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计划项目(No.2003CB415103)资助~~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是近年被无意引入到抚仙湖的外来鱼类,自2002年以来在渔获物中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产量。根据2002年9月至2005年5月采集的708尾标本对抚仙湖黄颡鱼种群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以脊椎骨作为年龄鉴定...
关键词:抚仙湖 外来鱼类 黄颡鱼 年龄 生长 
中华鮡与前臀鮡的形态差异和物种有效性被引量:13
《动物分类学报》2006年第1期11-17,共7页姚景龙 陈毅峰 李堃 严云志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1SW1304);国家973计划(2003CB415103)资助.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中华与前臀物种的有效性问题,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作差异性的统计分析,为分类性状的相关性提供了数学依据。结果表明:1)中华与前臀的主要鉴别特征在于前者之臀鳍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
关键词:中华(鱼兆) 前臀(鱼兆) 形态差异 物种有效性 主成分分析 中国西南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