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婵娟

作品数:19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清初魏禧岭南遗民明遗民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西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岭南三大家诗选》的编纂旨趣与诗学价值被引量:2
《岭南文史》2018年第3期21-27,共7页李婵娟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15ZDB076);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6YJC751012);2017年度佛山市社科规划青年项目(2017-QN03)
清代文坛涌现出众多地域文人集团和地域文学流派,他们的乡邦意识及文献存录意识亦日益突出,产生了许多地域性的文学选集。其中,《岭南三大家诗选》的成书标志着“岭南三大家”诗歌集团的形成,突显了岭南诗人的地位和价值,在一定程...
关键词:岭南三大家 诗学价值 诗选 旨趣 编纂 文学流派 文人集团 地域性 
论黄图珌的散曲创作及其散曲史意义
《中国韵文学刊》2017年第1期99-103,111,共6页李婵娟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6YJC751012);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项目(Yq2013162)
黄图珌散曲在题材表现、创作技巧及曲学追求等方面展现出多维的文学价值。在题材表现上,着力描摹醉酒情态、频繁使用渔父意象、精心再现山水美景,体现了对散曲传统题材的回归,展现了作者的真性情和多重的内心世界;在创作手法上,引序入曲...
关键词:  山水 黄图珌 散曲 真性情 
明清之际岭南文学世家的伦理处境与家学传承——以番禺王邦畿家族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
《岭南文史》2016年第4期69-73,共5页李婵娟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16YJC751012);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项目(批准号:Yq2013162)
明清之际番禺王氏家族是岭南地区典型的文学世家。清乾隆《番禺县志》载:'今彭孟阳、王邦畿两家子弟俱能以文藻世其家,且抗高节,而王氏尤胜……不独勋业名节自奇,难其人皆有集,不失琅琊家风耳。'[1]王氏家族的盛名始于明遗民王邦畿。王...
关键词:家学 文学世家 岭南文学 王隼 王邦畿 明清之际 遗民 王氏家族 处境 
还原与移植: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蕴被引量:1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年第4期80-86,92,共7页李婵娟 
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项目(Yq2013162)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应积极探寻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文明的契合点,通过"还原"与"移植"的教育新策略积极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对话。"还原"是指在历史还原中解读经典文本。首先,还原历史背景,凭藉历史背景丰富知识结构。其次,...
关键词:文学教育 传统文化 经典阅读 大学生价值观 对比阅读 
乡邦意识与地域诗学观之建构——以明清之际的岭南诗坛为个案被引量:4
《学术研究》2016年第2期169-176,共8页李婵娟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GD10DL03);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项目(Yq2013162)的阶段性成果
明清之际岭南诗坛的繁兴预示着以地域性为主要特征的诗歌时代的到来。岭南诗社的世代承传、诗歌创作中对地域文化特质的建构及对岭南精神的提炼,均蕴含着岭南诗人深沉的乡邦意识及寻源以自壮的隐微心理。岭南诗人关注地域文化差异,并通...
关键词:乡邦意识 地域诗学观 建构 明清之际 岭南 
北田五子与清初典范遗民文人集团之建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43-51,共9页李婵娟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GD10DL03);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WYM10005);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项目(Yq2013162)
北田五子是清初兼具政治性和文学性的特殊文人集团,在学界较少受到关注。北田五子的生存方式充分展现了清初遗民眷恋故国、抗拒新朝、珍爱并标榜自我遗民身份等遗民情怀,具有政治操守和道德毅力上的模范意义;其文学活动集中体现了"诗言...
关键词:北田五子 清初 典范 遗民 文人集团 
清初岭南遗民诗人集结的文化因素考察被引量:4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44-48,94,共5页李婵娟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批准号:GD10DL03);2010年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批准号:WYM10005);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项目(批准号:Yq2013162)的阶段性成果
遗民诗人群的出现是清初岭南文坛值得关注的现象,其形成受到岭南地域文化的影响,具体包括岭南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移民文化、重诗的风气及易代之际的政治环境。此外,岭南理学新派与经世思想的推动、遗民先贤生存智慧及本地结社文化之熏...
关键词:清初 岭南 遗民诗人 文化因素 
清初岭南遗民诗群的社会结构与群体心态被引量:3
《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117-121,共5页李婵娟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GD10DL03);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WYM10005)
清初岭南遗民诗群是一个既具地域个性,又与江西遗民诗群、江浙诗群联系密切的创作群体。该诗群由本地遗民与少量外地籍遗民组成,核心人物是屈大均和陈恭尹,社会结构总体呈现出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的格局,社会活动范围分为隐居家园与游居...
关键词:清初 岭南 遗民诗群 社会结构 群体心态 
岭南诗人薛始亨的创作及其诗学批评被引量: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78-83,共6页李婵娟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GD10DL03);2010年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WYM10005)
薛始亨是明代岭南诗人中长期被学界忽视的一位。他的诗作数量不多,却格调高古,个性独特,表现出浓重的遗民情结,充分体现了"风雅兴寄"的诗学追求。他不多的书序文字也集中反映了他重申诗教传统,追求"格调高老"、标举"曲江风流",以汉唐诗...
关键词:薛始亨 格调高古 曲江风流 岭南诗派 
岭南明遗民薛始亨生平事迹考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70-75,共6页李婵娟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GD10DL03);2010年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WYM10005)
岭南明遗民薛始亨一生忽而为儒、忽而为僧、忽而为道的诡秘行踪颇值得玩味,他最终皈依道教的选择及对自己道人身份的认可迥异于当时岭南遗民逃禅的普遍风气。薛始亨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鼎革前意气风发的求学阶段;鼎革后风雨飘摇中的...
关键词:岭南 明遗民 薛始亨 明清之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