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春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网络广播电视台更多>>
发文主题:纪录片节目制作文化知识素质电视专题片电视摄像师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电视》《记者摇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地方台青少节目创作之我见
《当代电视》2007年第9期90-90,共1页李景春 
为了加大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力度,各地方台大都成立了青少频道,专门针对青少年受众制作和播放他们喜闻乐见的节目,以达到寓教于乐、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提高其生活品质、培养他们具有多方面正当的兴趣爱好等美好愿望。制作的节目不...
关键词:节目创作 地方台 青少年 思想教育 寓教于乐 课余生活 生活品质 兴趣爱好 
纪录片的新闻与历史
《记者摇篮》2005年第6期42-42,共1页李景春 
纪录片要关注整个世界.所以面临如何去认识整个世界的过程。有人说,都市人可以不看故事片,但必定会看纪录片。当“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广告语响起时,观众习惯地走进某个平常人的悲欢离合或者生离死别中。叫好又叫座的《婆婆妈妈...
关键词:纪录片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历史 新闻 现实矛盾 日常生活 社会个体 故事片 都市人 广告语 世界 观众 妈妈 婆婆 
讲故事是纪录片的趋向
《记者摇篮》2005年第1期57-57,共1页李景春 
在当今电视剧面前.为什么电视纪录片的收视率总是上不去?因为电视剧是以故事情节抓人,一步一步将故事展开,一环扣一环去将情节展示。而纪录片多缺乏故事性。从观众的需求角度上看,故事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电视剧里充满了不可预知...
关键词:求角 讲故事 受众 收视率 故事性 趋向 优势 电视剧 纪录片 故事情节 
纪录片的真实
《记者摇篮》2004年第12期30-30,共1页李景春 
大型纪录片《望长城》的横空出世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该片所奉行的客观纪实的手法打破了此前我国纪录片创作的沉闷格局.以后,纪实手法在中国纪录片界受到了普遍的推崇和效仿。同时.随着客观纪实手法的广泛流行...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 纪实手法 中国纪录片 真实 表现 客观 长城 中国电视 中国 标志性事件 
电视摄像师应具备的素质被引量:1
《记者摇篮》2002年第4期51-51,共1页李景春 
如果从电视创作群体来追踪中国电视业的流变,我们发现关键在人,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电视工作者队伍。而电视摄像师在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当中,可称得上构成电视台的灵魂。这支队伍总体上是勤奋敬业的,为繁荣我国的电视事业,努力进取积...
关键词:电视摄像师 电视工作者 政治素质 文化知识素质 专业素质 
谈电视剧的长镜头
《记者摇篮》2002年第2期41-41,共1页李景春 
“长镜头理论”是由法国著名电影评论家巴赞提出来的,他认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戏剧元素时,最好用一个镜头拍摄,这样动作的时空表现得完整事物之间的关系能有真实可信性”。巴贷在这里强调的是电影的真实来源于空间的完整性,长镜...
关键词:电视剧 节目拍摄 长镜头 蒙太奇 场景设置 
电视专题片平民化的展示与深化被引量:1
《记者摇篮》2002年第1期22-22,共1页李景春 
近年来,电视专题片的平民化倾向愈趋明显。越来越多的电视工作者将镜头对准了平民百姓。创作者高扬人本主义的旗帜,以真实地再现和艺术地展示社会生活为己任,由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转变为平视生活的开掘者。这不单纯指摄入的老百姓镜头多了...
关键词:电视主题片 平民化 节目制作 电视拍摄 人物形象塑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