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卿

作品数:16被引量:70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乡村内卷化控制权理论政府建设环境群体性事件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求实》《兰州学刊》《党政论坛》《中国行政管理》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政府建设何以实现敏捷治理:多维度展开及其不确定性克服被引量:23
《求实》2022年第5期26-37,M0004,共13页李汉卿 孟子龙 
作为一种新范式的敏捷治理,不同于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科层管理和以社会为中心的协商治理,正成为智能化时代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敏捷”反映着政府服务的时间与空间要求和效率导向,由此进入政府治理领域。数字政府建设实现...
关键词:数字政府 政府治理 敏捷治理 技术治理 不确定性 
城市数字治理的生成及其风险防控:以上海市M区“一网统管”为例被引量:13
《当代经济管理》2022年第9期72-79,共8页李汉卿 孟子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特大城市贫困治理研究》(19BZZ085)。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治理正成为推进城市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推手。因而,在城市数字治理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探讨其形成逻辑与社会风险防控则显得很有必要。上海市是国内首次提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一线城市,而M区“一网统管”是上...
关键词:数字治理 社会风险防控 数字政府建设 技术治理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改革内卷化及其破解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6期163-164,共2页李汉卿 
“内卷化”概念首先由美国人类学者戈登威泽提出,格尔茨将此概念用于农业发展,后被黄宗智拓展解释中国农村经济停滞,杜赞奇则首次将“内卷化”用于政治领域提出了“国家政权内卷化”概念。内卷化概念引入中国后引起相关研究的热潮。
关键词:乡村振兴 中国农村经济 黄宗智 人类学者 格尔茨 杜赞奇 内卷化 戈登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改革内卷化及其破解--“控制权”理论的视角被引量:11
《兰州学刊》2020年第10期164-173,共10页李汉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乡村振兴的东亚经验及其借鉴:日本、韩国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9YJC810008);华东政法大学科研项目“中国共产党制度性执政资源开发与优化研究———基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考察”(项目编号:16HZK011)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央政府在农村进行了一系列制度设计并输入了大量公共资源。然而,城乡二元发展问题依然突出。农村改革陷入了内卷化,表现为:农村基本制度改革内卷化、分利秩序导致农村治理内卷化、资源下乡过程中基层政权合法性下...
关键词:农村改革 内卷化 “控制权”理论 权力异化 
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塘约经验被引量:38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年第7期31-38,107,共9页李汉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乡村振兴的东亚经验及其借鉴:日本、韩国比较研究”[19YJC810008];华东政法大学科研项目“中国共产党制度性执政资源开发与优化研究——基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考察”[16HZK011]阶段性成果。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升农村内生动力改善乡村风貌,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在党支部引领下,塘约村通过"合股联营、村社合一"的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形成了脱贫致富的塘约经验。塘约经验源于该村"党建引领、改革推动、合股联营、村民自治"...
关键词:塘约经验 党建引领 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整体政府建构:日本大部制改革再审视被引量:1
《秘书》2020年第3期58-68,共11页李汉卿 江霞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乡村振兴的东亚经验及其借鉴:日本、韩国比较研究”(19YJC810008)。
1996—2001年日本政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形成"1府12省厅"的大部门体制,构建了主要发达国家中最精干的中央政府核心机构的总体架构。此次大部制改革致力于建立一个整合、统一的整体政府。用整体政府理论来分析,日本大部制改革试...
关键词:整体政府 大部制 结构性协同 程序性协同 
技术吸纳政治:自媒体时代政务微信的功能与限度——以“上海发布”为例被引量:16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110-119,共10页李汉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治理视野下的政治发展问题研究"(17CZZ001);华东政法大学科研项目"中国共产党制度性执政资源开发与优化研究--基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考察"(16HZK011)
在社交领域,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微博微信,引领我们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以微信为平台的政务微信的快速成长在重构政府与公众之间联系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上海发布"仅仅五年就成为全国影响力名列前茅的政务微信,源...
关键词:技术吸纳政治 自媒体 政务微信 功能与限度 “上海发布” 
行政发包制下河长制的解构及组织困境:以上海市为例被引量:49
《中国行政管理》2018年第11期114-120,共7页李汉卿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跨界公共问题治理的权力基础研究"(编号:14CZZ001)
河长制起源于地方政府的政策创新,后被上升为国家制度并在全国推行。在地方水环境治理实践中取得一定效果的河长制能否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既定效果,这是一个尚存疑的问题。河长制是一种行政发包制。基于控制权理论将行政发包制下的河长制...
关键词:行政发包制 河长制 “控制权”理论 组织困境 
公共性重构:农村基层治理内卷化的破解
《党政论坛》2017年第9期44-47,共4页李汉卿 夏荣宇 
一税费改革以前,县与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依赖于农业税费的征收,由于国家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一票否决”式的硬性税费任务,村干部在完成这一硬性指标的过程中,时常会受到一些村民的抵制。所以,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乡镇政府就会通...
关键词:农村基层 内卷化 公共性 治理 重构 “一票否决” 税费改革 乡镇政府 
地方政府公司化:环境群体性事件生发的体制解释——基于启东事件的考察被引量:2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2期32-38,共7页李汉卿 王文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都市圈应急联动的协同能力研究"(13CGL131);2011年度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利益传输与群体性事件化解机制研究"(沪教委人〔2011〕87号)的阶段性成果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对内生性矛盾。当前中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环境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此伏彼起的频发态势,重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的公司化。可以说,环境群体性事件是地方政府公司化的负外部效应之一。抑...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司化 环境群体性事件 压力型考核 财政分权 权利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