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锋

作品数:41被引量:20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遗址旧石器时代石制品旧石器泥河湾盆地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通报》《民族艺术》《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石制品技术分析的盲测实验
《人类学学报》2022年第6期994-1004,共11页张钰哲 仝广 张月书 胡晓纯 李锋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26000000);中国科学院国际伙伴计划项目(132311KYSB20190008);郑州大学中华文明根系研究项目(XKZDJC202006)。
石制品技术研究作为一项拥有60多年历史的研究手段,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程式,可以反映古人类的行为特征、认知能力等多方面的信息。技术阅读是石制品技术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其中,对石核剥片过程的复原是技术...
关键词:石制品 技术 实验考古 剥片顺序 
泥河湾盆地板井子晚更新世遗址古人类对动物资源的消费策略被引量:5
《人类学学报》2022年第6期1005-1016,共12页王晓敏 王法岗 陈福友 李锋 高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80202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521500)。
本文以泥河湾盆地板井子遗址(约90 kaBP)2015年出土的动物骨骼为材料,通过骨骼表面痕迹分析、骨骼单元出现频率研究及长骨破碎方式的统计,辨识自然作用与人类行为对动物骨骼造成的不同影响,讨论深海氧同位素5阶段(MIS 5)中国北方古人类...
关键词:中国北方 板井子 埋藏学 动物群 狩猎 
叩石有声 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
《大众考古》2021年第12期34-42,共9页李锋(文/图) 
石器时代与打制石器“石器时代”是一个我们都熟悉的名词,不做解释也知道这是一个远古的时代。19世纪上半叶,以汤姆森为代表的丹麦学者将人类文明史分为石器、铜器、铁器三个时代,石器时代是第一阶段,以制作和使用石质工具为主要特点。1...
关键词:打制石器 旧石器时代 19世纪上半叶 新石器时代 汤姆森 石质工具 人类文明史 铁器 
泥河湾盆地板井子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形成过程被引量:9
《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3期378-392,共15页任进成 王法岗 李锋 杨庆江 陈福友 高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152150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26000000);中国科学院国际伙伴计划项目(132311KYSB20190008);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7102)
板井子遗址是泥河湾盆地晚更新世早期的一处重要遗址,光释光年代为距今8~9万年。本文以2015年出土的考古材料为研究对象,从地层的沉积环境、考古材料本体的埋藏特点两个角度,对板井子遗址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主文化层第5层为...
关键词:泥河湾盆地 板井子遗址 旧石器时代 遗址形成过程 
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与记录方法讨论被引量:3
《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2期181-193,共13页张月书 李锋 王晓敏 陈福友 高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52150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7102)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理念的转变,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发掘和记录方法也发生着变化。20世纪30年代周口店遗址发掘方法的改革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史上的重大转折,奠定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记录方法的基础。90年代,中美联合...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考古 周口店遗址 泥河湾盆地 东谷坨遗址 考古发掘 记录方法 
石制品废片尺寸分布的实验研究:以泥河湾盆地大田洼区域燧石原料为例被引量:3
《人类学学报》2020年第3期379-391,共13页任进成 李锋 陈福友 高星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26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2028和41672024);中国科学院国际伙伴计划项目(132311KYSB20190008);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7102)资助。
石制品废片尺寸分布区间是旧石器时代遗址形成过程研究中常采用的一项衡量指标。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学者Kathy Schick与Nicholas Toth针对东非肯尼亚Koobi Fora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常见的石料与石器生产技术,开展...
关键词:泥河湾盆地 大田洼区域 打制实验 燧石 废片尺寸分布 
“许家窑人”埋藏地层与时代探讨被引量:11
《人类学学报》2020年第2期161-172,共12页王法岗 李锋 
河北省重点科技项目: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泥河湾人类起源、地质及环境背景研究(15276242D);美国JohnTempleton Foundation,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7102)资助。
“许家窑人”化石发现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西端的侯家窑遗址。该遗址20世纪70年代历经数次发掘,发现古人类化石20件、石制品数万件以及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虽然已有大量关于遗址的研究成果发表,但人类化石和考古遗物的出土地层仍...
关键词:许家窑人 侯家窑遗址 河流沉积 泥河湾层 年代 
贵州观音洞遗址石制品剥片技术辨析被引量:9
《人类学学报》2020年第1期1-11,共11页李锋 李英华 高星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2028和416720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BKG003);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7102)资助。
近期,英国杂志《自然》(Nature)发表了对贵州观音洞遗址1964-1973年出土石制品的再研究结果,认为该遗址石制品中存在系统的勒瓦娄哇技术;新的光释光测年显示遗址主文化层距今17-8万年。据此,该文作者认为观音洞遗址的石制品组合代表了...
关键词:观音洞遗址 勒瓦娄哇技术 石制品 技术分析 
中国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的考古学思考(英文)
《人类学学报》2019年第3期317-334,共18页高星 李锋 关莹 张晓凌 John W.OLSE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2024,4157202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26000000);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计划(2018VCA0016)资助;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110300)
越来越多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现代人类起源、演化和适应理论问题的看法。中国作为东亚一个幅员辽阔的地理区域,已经成为这项研究的热点地带。来自该地区新的人类化石和石器组合对基于非洲和...
关键词:中国 现代人起源与演化 行为现代化与复杂化 连续进化附带杂交 
莫斯特石器组合与尼安德特人的演化被引量:3
《科学》2019年第3期6-9,共4页李锋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莫斯特石器组合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西侧,尼安德特人被认为是这些石器的主人,中国以往未有相关考古材料的报道,近年来内蒙古金斯太和新疆通天洞等遗址发现了莫斯特遗存,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有关该遗存的时空分布,以及尼...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中期 莫斯特石器 勒瓦娄哇技术 尼安德特人 金斯太遗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