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杰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英语艺术《圣经》道德基于网络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商业文化(学术版)》《学园》《青年文学家》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基于“网络+课堂”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动态教学模式构建实践被引量:2
《学园》2015年第35期18-19,共2页罗文凤 王兆杰 
2014年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基于‘网络+课堂’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动态教学模式’构建实践”(编号:2014YYJG263)
基于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际,在分级教学情况下,为创建输出为主的口语课堂、深化基于网络的课程体系教改和建设相应的配套教学模式,通过整合网络平台和外籍教师资源,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现有的基于"网络+...
关键词:大学英语 视听说课程 “网络课堂”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英语专业教学造成的影响研究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5年第10期58-58,共1页王兆杰 
此文为廊坊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编号:LSJY20100D2
和改革中的大学英语教学相比,英语专业教学并不完善。英语专业必须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和缺陷,从而完善自身,为以后的教学提出更高的目标。这是大学英语改革带来的挑战,同时也是英语专业进行改革的契机和机遇。大学英语在培养目标上的...
关键词:大学英语 复合型人才 英语专业 改革教育 
文学视角与道德——《圣经》与《牛虻》中独子献祭的思考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第8期86-86,共1页王兆杰 
本文通过对《圣经》旧约中亚伯拉罕和《牛虻》中蒙太里尼各自将独子献给上帝的分析,指出作品采用的文学视角的不同,也就会赋予同一事件不同的道德阐释,从而影响我们对同一事件的道德评判。文学视角所阐释的道德评判标准应该高于人类通...
关键词:文学 视角 道德 评判 
高校开设《圣经》选修课的意义及问题
《才智》2009年第24期167-167,共1页罗文凤 王兆杰 
为适应21世纪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在高校开设《圣经》选修课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专业上在生活上都能有所收益:对《圣经》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从历史、精神与文化三个方面来更好地了解西方人文精神,又可以激发学...
关键词:《圣经》高校 课程 意义 
王尔德“艺术无用论”的悖论
《作家》2009年第8期162-162,共1页王兆杰 
王尔德提倡的"艺术无用论"实际上是对维多利亚时代将艺术视为道德载体的传统观点的反抗,他旨在恢复艺术原来的本质,使之成为真正的艺术,并用艺术来实现救赎美化世界的目的,力求实现一个人格充分发展的理想的社会。
关键词:艺术无用 悖论 唯美主义 救赎 王尔德 
圣经中的基督信仰和文学中的基督精神——王尔德的童话《巨人》中的基督形象
《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6X期39-39,共1页王兆杰 
圣经新约中基督形象是外在救世主的形象,信仰耶稣在宗教中是人的本质被异化的过程,是被外化的过程。王尔德的文学作品《巨人》中耶稣是外在的催化力量,他的力量在于通过外力内化人的本质,而这种内化的本质才是真正能够拯救社会的希望。
关键词:基督 信仰 精神 拯救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艺术与道德的碰撞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第5期144-144,共1页王兆杰 
在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中,霍兰德将艺术建立在道德之上,格雷的脱离道德的艺术建立在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二者在艺术与道德关系观点上都是虚假的唯美主义者。王尔德在小说中作为隐藏作者,还是书外作为小说的作者,对所刻画人物始终...
关键词:艺术 道德  
解读查特莱夫人与情人的两性关系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年第2期33-33,65,共2页王兆杰 罗文凤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通过女主人公肉体的复活来对实现灵肉和谐统一的两性关系的颂扬之作。劳伦斯所宣扬的这种灵肉在谐统一的两性关系对现代人们在应对两性关系问题时不乏指导意叉,它具有劳伦斯式的理想性,是对旧的虚伪的婚...
关键词:两性关系 理想 哲学 反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