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时珍

作品数:43被引量:33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喀斯特地区岩溶世界遗产喀斯特石漠化古生物化石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水土保持学报》《浙江农业学报》《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贵州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探析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土壤生态保护措施被引量:9
《新疆有色金属》2020年第6期95-97,共3页李东蔓 肖时珍 
本文依托各种先进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论述修复土壤污染的重要性,分析土壤污染修复的技术和具体应用,提出土壤生态保护措施,以着力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确保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关键词:土壤污染 修复技术 生态保护措施 
梵净山世界遗产提名地环境问题空间分布及整治研究被引量:3
《中国园林》2020年第3期115-119,共5页曹杰 熊康宁 陈丽莎 肖时珍 陈起伟 
贵州省科技计划重点课题(编号SY[2015]3052);贵州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编号GZS字[2016]04号)共同资助。
以2017年中国政府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的唯一世界自然遗产申报计划的梵净山为研究区,通过专家评议确定研究区环境问题类型,再以773处环境问题分布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对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强度进...
关键词:风景园林 世界遗产 遗产价值 环境问题 空间分布 环境整治 
赤水丹霞地貌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7
《人民长江》2018年第18期38-44,共7页杨菊 熊康宁 肖时珍 
贵州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贵州省熊康宁喀斯特环境研究生导师工作室"(黔教研合GZS字[2016]04号);"贵州师范大学-赤水市人民政府中国丹霞赤水世界遗产地(2011-2018)共建"资助项目
为掌握世界自然遗产地赤水丹霞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选取1988,2003,2009,2011,2014年8~9月5个时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以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提取植被覆盖度,结合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和人类活动影响来探索赤水丹霞植被覆盖...
关键词:赤水丹霞 植被覆盖度 遥感监测 地形因子 人类活动 
湿润亚热带典型白云岩流域的化学剥蚀速率——以贵州施秉黄洲河流域为例被引量:9
《地球与环境》2018年第3期274-281,共8页何江湖 肖时珍 曾成 狄永宁 刘梦醒 蓝家程 肖华 朱辉 曾庆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6YFC050260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3129);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外专发[2017]126号/D17016);贵州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LH字[2015]7775号);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科技支撑项目
针对白云岩岩溶作用过程研究较为缺乏、白云岩地区的化学剥蚀速率报道较少等问题,本文以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内黄洲河典型白云岩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流域水化学径流法,通过获得的2015年3月~2016年3月水文年内钙、镁离子的...
关键词:白云岩 化学剥蚀速率 水化学径流法 亚热带 贵州施秉 
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轻组和重组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8
《浙江农业学报》2017年第10期1720-1725,共6页蓝家程 肖时珍 林俊清 沈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1584);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15]2111号);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博士科研启动项目(600204)
以重庆中梁山岩溶山地的林地、菜地、草地和弃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碳密度分组法、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和重组有机碳(HFOC)含量、分配及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菜地和草地土...
关键词:岩溶山地 土地利用 土壤有机碳 土壤性质 
岩溶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与岩溶碳汇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9
《生态学杂志》2017年第9期2633-2640,共8页蓝家程 肖时珍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2603;2016YFC05026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584;41673129);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15]2111号);贵州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LH字[2015]7775号);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博士科研启动项目(600204)资助
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是当今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组分及稳定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土壤CO_2,进而控制岩溶地质过程的碳汇效应。本文综述了岩溶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有机碳 碳循环 岩溶作用 岩溶碳汇 
全球世界遗产时空分布与列入标准研究被引量:11
《世界地理研究》2017年第2期152-160,168,共10页张珍珍 熊康宁 肖时珍 盈斌 
"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与保护科技支撑项目"(20140505);贵州省科技计划课题(黔科合SY[2015]3052号);(黔科合[2016]2904号)
为探索世界遗产在全球尺度的时间演变与空间分布,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方网站的世界遗产信息为数据源,运用统计方法与GIS空间分析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列入标准,得出:1)近40a来每年列入的世界遗产数量呈波动增长态势,且在...
关键词:世界遗产 时间演变 空间分布 列入标准 统计分析 
贵州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喀斯特地貌的地质控制研究被引量:5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10期132-138,共7页顾秉谦 周明忠 肖时珍 谯文浪 
贵州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LH字[2015]7775号);贵州省科技计划课题(黔科合SY字(2012)3160号);西南岩溶区重要地层剖面与填图方法示范调查总结项目(121201140700001)
为探讨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地质控制因素,通过对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野外地质考察并结合前人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分析了该遗产的地层分布、岩性、褶皱构造、断层及节理等方面的地质背景及其对地貌的影响,研究表明:施秉...
关键词: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 喀斯特地貌 地质控制 
世界自然遗产地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貌特征及地质意义研究被引量:2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6年第2期122-126,共5页陈品冬 肖时珍 田秋东 
贵州省科技计划课题(黔科合SY字[2012]3157号;黔科合SY字(2012)3160号);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与保护科技支撑项目
结合世界自然遗产评价标准,在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类比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对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喀斯特进行了深入研究.贵州施秉喀斯特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白云岩喀斯特景观为主体,白云岩破碎,喀斯特作用强烈,景...
关键词: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 白云岩喀斯特 地貌特征 地质意义 
石漠化治理对岩溶作用强度的影响及其碳汇效应被引量:15
《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第3期244-249,共6页蓝家程 肖时珍 杨龙 敖向红 肖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565;41302220);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15]2111号);贵州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04]6007-02号);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5)
以贵州关岭-贞丰花江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区代表石漠化治理的退耕还林地和未进行石漠化治理的耕地及对应的B泉和A泉为研究对象,分析退耕还林地、耕地的土壤CO_2浓度变化、土下溶蚀量及碳汇差异,以及对应泉水Ca^(2+)、HCO_3^-的变化,并计...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 退耕还林 耕地 土壤CO2 岩溶碳汇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