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思妤

作品数:9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系更多>>
发文主题:SUPANETBOSON_NETSIMPING仿真实验教学计算机网络工程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军械工程学院学报》《现代电子技术》《电脑知识与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数据库常见攻击方法及防范被引量:1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12年第3期43-46,共4页高秀峰 陈立云 王帅 董思妤 
数据库担负着存储和管理数据信息的任务,数据库往往成为了网络攻击的首要目标。本文在对数据库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数据库攻击方法分析的基础之上,建立了数据库系统安全体系,提出了对SQL注入的攻击具体防范方法,以提高数据库防护能力,...
关键词:数据库攻击 SQL注入 数据库安全 
多跳自组XMesh网络组网实验研究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年第6期10-12,共3页董思妤 陈立云 高秀峰 曹智一 
利用美国Crossbow公司的IRIS系列节点,采用XMesh网络协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室进行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实验,结果证明XMesh网络协议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自愈和路由数据的能力,适合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进行...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 XMesh网络协议 Xserve中间站 
SUPANET VPN网络结构研究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3期232-235,共4页董思妤 张洪 陈立云 段旭哲 
以Single physical layerUser Plane Architecture(SUPA)NET为研究对象,对SUPANET中的VPN技术做了探索性研究.重点对SUPANETVPN的网络拓扑图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用户数据的EPT封装过程,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其可行性.
关键词:单物理层用户数据传输平台体系结构 面向以太网物理帧 用户边缘设备 SUPANET边缘路由器 SU-PANET路由器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现代计算机(中旬刊)》2011年第7期52-55,共4页董思妤 陈立云 刘爱珍 
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实验设备不足、实验室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介绍利用虚拟机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平台及网络环境的基本方法,并结合网络协议分析器Ethereal,通过ARP协议分析的具体实例给出在该平台上进行网络协议教学...
关键词:虚拟机技术 VMWARE ETHEREAL 网络协议 
Boson NetSim在计算机网络工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第5X期3606-3607,3609,共3页董思妤 陈立云 曹智一 
它探讨一种基于Boson NetSim的计算机网络仿真教学方法,通过一个IP地址规划及局域网组网实例介绍了如何利用该软件开展实践教学,说明了仿真教学手段可以解决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实验的问题。实践证明,该方法既能解决真实设备的投入问题,...
关键词:Boson Netsim 网络工程 仿真实验教学 PING 子网 
SUPANET VPN隧道技术研究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55-59,共5页段旭哲 董思妤 解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372065)
分析了SUPANET VPN的协商流程,提出了2种隧道的建立模式,构建了SUPANET VPN拓扑结构,利用网络仿真软件OPNET对VPN—QoSNP协议进行了仿真,并验证了协议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以太网物理帧 虚拟专用网 隧道 单数据流传输 多数据流传输 
对路由器性能评测指标的研究
《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第22期166-169,共4页董思妤 段旭哲 唐玲 
定义了不同的数据流转发模型,并利用网络仿真工具OPNET在所定义模型下分别对路由器的一些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转发模型为均匀流量时路由器的性能要远远好于非均匀流量转发模型下的性能。故得出IETF有关性能评测的方...
关键词:性能评测指标 抖动 恒速率流 变速率流 可用速率流 
半盲算法在自适应波束形成中的应用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87-90,共4页唐玲 董思妤 陈玉梅 曾慧敏 
文章介绍了半盲算法在自适应波束形成中的应用,根据半盲算法的原理,先运用基于子空间的正交投影波束形成方法确定初始权值,目的是得到次优权值,再用最小二乘恒模算法(LSC-MA)进行迭代。通过计算机对三种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仿真对比,...
关键词:半盲算法 自适应波束形成 子空间 正交投影 LSCMA 
并发多端口测试定义语言CMPTDL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5期925-930,共6页宋波 沈含笑 董思妤 
针对现有测试描述语言TTCN3的不足,提出了在多端口并发测试条件下,测试语言应分为上、下两个层次,即宏观描述与微观描述两部分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定义了一种新的测试描述语言:并发多端口测试定义语言(Concurrent Multi-Port Test Definit...
关键词:TTCN TTCN-3 并发多端口测试系统 并发多端口测试定义语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