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菁菁

作品数:14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傲慢与偏见》傲慢偏见《小妇人》父权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学界(理论版)》《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时代文学(下半月)》《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视觉盛宴下的精神空巢——评电视剧《金粉世家》被引量:2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39-44,共6页邓菁菁 
电视剧《金粉世家》根据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它为观众提供了一场以爱情为主线的炫目的视觉盛宴。由于传播媒介的声画性、时代文化的消费性和编导认知的片面性等因素,这场炫目的视觉盛宴下掩饰的是精神空巢,集中体现在爱情悲剧弱化...
关键词:《金粉世家》 视觉盛宴 精神空巢 
在突围中受困——论《繁花》的都市文学书写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74-78,共5页邓菁菁 
金宇澄的《繁花》从作者主体、作品内容和作品形式三个方面对都市文学书写进行突围,表现出了作者真诚向城市致敬的写作态度,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向度以及作品用传统形式打破框架的叙事技巧。但也正因为写作者、叙事内容、叙事形式的特殊...
关键词:《繁花》 都市文学 文学书写 
双重尴尬处境中的游荡者——论文学作品中20世纪游民形象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66-71,共6页邓菁菁 
20世纪游民形象多被其他形象阐释所遮蔽,尚有很大的挖掘和阐释的空间,他们在社会结构和文学中都是特殊的一群,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的产生也有一定主客观原因,其存在拓宽了我们认识社会和体察人生的视野,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
关键词:20世纪游民形象 尴尬处境 游荡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整体观思考——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78-80,共3页邓菁菁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中国现代文学僵硬陈旧的研究范式,形成了新的整体观研究范式,这种整体观范式基本上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沿用至今。但是,当文学批评实践未能充分体现这种整体观时,这就需要重新审视、拓宽整体观研究...
关键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整体观 研究范式 文化研究 
论王安忆小说中的双重性弄堂文化被引量:1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77-80,共4页邓菁菁 
上海弄堂在王安忆的小说中频繁出现,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上海符号和文学意象,它融入了作家感性与理性的双重认知,代表着一种文化,王安忆以女性作家和弄堂寄居者的身份为我们呈现了"开放与保守"、"世俗与诗意"、"包容与排他"等双重性弄堂文化。
关键词:上海弄堂 弄堂文化 双重性 王安忆 
从莱辛的《老妇与猫》看“边缘人”形象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8X期94-95,共2页邓菁菁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老妇与猫》讲述了一个吉普赛老妇赫蒂和她的猫蒂贝的流浪生活。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边缘人的关怀和对当时社会的讽刺批判。
关键词:莱辛 《老妇与猫》 边缘人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言语行为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第15期177-178,共2页邓菁菁 
反讽是《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最常使用的写作手法和风格之一,因此本文基于J.L.Austin和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人物的语言中的反讽特点,近而对人物性格特征做出简析。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 反讽 言语行为 
小说《赎罪》中布里奥妮的人物形象分析
《商》2014年第25期96-96,87,共2页邓菁菁 
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代英国文坛著名作家之一,他擅长用犀利而又冷酷的文笔来探讨人性,爱欲与善恶等问题。《赎罪》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女主人公布里奥妮在童年时因为误会犯下的错误,导致姐姐塞西莉亚和恋人最终失散的故事。本文就...
关键词:麦克尤恩 赎罪 布里奥妮 
从合作原则角度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性格被引量:1
《科教文汇》2014年第14期55-56,共2页邓菁菁 
格莱斯(Grice)的合作原则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对文学鉴赏有极大帮助。本文借助该理论来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进而阐述人物性格。
关键词:合作原则 傲慢与偏见 人物性格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分析与对策
《校园英语》2014年第21期10-11,共2页邓菁菁 
现如今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普遍出现,影响正常教学,这引起了教师们的注意。为此,本文对该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见解,期待能改善该现象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 课堂沉默 成因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