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为锋

作品数:10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边界层斜压性边界层急流山地风廓线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气象科学》《热带气象学报》《气象学报》《大气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地边界层急流的观测特性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6
《气象学报》2001年第1期120-128,共9页郝为锋 苏晓冰 王庆安 寇正 
分析浙江上虞丘陵山区边界层风、温实测资料 ,发现在高压形势下 ,该地边界层急流具有频发性和显著特征。分析表明 ,丘陵山区地形热力差异导致的气层斜压性 ,起因于湍流强度日变化的惯性振荡 ,以及湍流交换引起的动量下传 ,是该地边界层...
关键词:边界层急流 斜压性 空悬逆温 湍流交换 成因  
高分辨率η模式的数值试验被引量:16
《大气科学》1999年第5期597-604,共8页周祖刚 张维桓 郝为锋 林乃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空司基础理论课题
针对中尺度地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重要性, 本文先后提高了 R E M 的水平和垂直分辨率, 并采用包络地形方法处理模式中尺度地形。运用常规报文资料得到初始场, 对1993 年8 月4 ~5 日, 1994 年7 月12 ~13 日的两...
关键词:Η坐标 模式分辨率 包络地形 数值试验 降水预报 
山地边界层急流的特性探讨
《山东气象》1996年第2期14-19,共6页郝为锋 苏晓冰 
通过对某山区夏末秋初实测风、温资料的分析,发现山区边界展急流具有明显的特性,其生、消、演变规律与测站所处的地理环境、山丘地形的热力差异,以及适当风向的平流作用等密切相关。特别是测站上空空悬逆温的形成和维持,对边界层急...
关键词:边界层 急流 气流 风廓线 
丘陵山区低空急流特性分析被引量:4
《气象科学》1996年第3期256-263,共8页郝为锋 王庆安 苏晓冰 邹爱生 
空司气象局资助
利用丘陵区边界层实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8~9月份低空急流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并从测站所处的地理环境、山丘地形的热力差异以及适中的风平流作用等,探讨了测站上空逆温的形成及其对低空急流的形成和维持作用;根据地形热力差异所导...
关键词:低空急流 风廓线 斜压性 气流 丘陵区 
对实测边界层的个例分析
《广西气象》1996年第1期1-5,共5页郝为锋 
利用南京1992年10月份小球实测风、温、露点等资料(2000m以下各高度),计算了相应高度处的θ、q和K值,在此基础上对各要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发现,在比较稳定的变性冷高控制的天气系统和少云天气条件下,边界...
关键词:边界层 气象要素 个例分析 
试用湿静能通量散度对雷暴诊断分析
《山东气象》1995年第2期16-20,共5页郝为锋 陈丽珊 刘佳 
依据能量天气学的观点,从湿静能守恒方程出发,导出局地能变率的表达式,在一定假定条件下得到局地能变率与湿静能通量散度(下用EDH表示)的近似相关式。考虑到雷暴等强对流性天气过程所显示出的强烈的能量特性,我们试用EDH对...
关键词:湿静能 湿静能通量散度 通量散度零线 雷暴 
一个非定常边界层模式的设计
《热带气象学报》1993年第3期276-282,共7页郝为锋 苏晓冰 
对一般的非定常边界展模式,在铅直坐标的变换、时间差分方案的确定、湍流交换系数K的选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和比较,得到一个优化方案。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具有较大的、较广泛的实用性。但是,即使在其它方面被优化的模式,仍然...
关键词:非定常边界层 湍流 交换系数 位温 
边界层夜间急流的数值试验被引量:1
《广西气象》1991年第4期6-11,共6页郝为锋 徐利民 袁圣彪 
为了揭示边界层风温场在日变化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展示不同条件下夜间急流形成过程的具体图象,本文应用非定常边界层模式,对四种型式、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初始风场,在不同的温度层结下的日变化过程进行了数值试验,并从边界层动力学角度...
关键词:边界层 急流 数值试验 夜间 
边界层风温场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
《气象科学》1991年第2期144-153,共10页郝为锋 徐利民 袁圣彪 
利用改进的边界层模式,对平坦地形条件下的非定常边界层风温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考察了边界层风温场结构受迫于地面温度变化而伴随的时间变化问题,通过对各种不同型式的初始风场在不同的初始温度层结下,风温场时空演变过程的数值计算...
关键词:边界层 风温场 计算方法 
对边界层湍流系数日变化的探讨被引量:3
《热带气象》1989年第2期152-159,共8页郝为锋 
本文根据摩擦平衡方程,导出了湍流交换系数K(z)的表达式,然后借助于K(z)的有限差分式,直接应用双经纬仪实测风资料,计算了该地Ekman层中湍流交换系数K(z)。计算和分析的结果如下:(1)Ekman层中的湍流交换系数具有显著的日变化特征,日变...
关键词:边界层 湍流系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