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和德

作品数:57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戏曲京剧中国戏曲舞台美术戏曲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百家》《福建艺术》《戏曲研究》《广东艺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熠熠双星耀梨园
《上海艺术评论》2024年第6期8-10,共3页龚和德 陈少云 张帆 
龚和德:南北会通,梅周并寿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国际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梅兰芳和周信芳是20世纪京剧艺术的杰出代表。我从少年时就爱好京剧,有幸多次观摩两位大师的精彩演出。又因在戏曲研究单位工作,也有机会参与对两位大师的纪念...
关键词:戏曲研究 周信芳 戏曲剧种 《申报》 纪念活动 京剧艺术 梅兰芳 国际影响力 
梅兰芳与舞台美术(下)
《中国京剧》2024年第12期58-61,共4页龚和德 
(接上期)五、几点启示梅兰芳在舞台美术上的革新创造,是他一生艺术实践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自然是同他的整个艺术思想、艺术追求密切地联系着的。我们研究这个侧面,除了可以了解其具体成果、具体经验之外,还可以从他的艺术思想、艺术...
关键词:舞台美术 梅兰芳 革新创造 艺术追求 几点启示 侧面 
南北会通,梅周并寿——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30周年
《戏曲研究》2024年第4期4-7,共4页龚和德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国际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梅兰芳和周信芳是20世纪京剧的杰出代表。我从少年时起爱好京剧,有幸多次观摩两位大师的精彩演出。又因在戏曲研究单位工作,也有机会参与对大师的纪念。今逢两位大师诞辰130周年,以《南...
关键词:周信芳 戏曲研究 戏曲剧种 梅兰芳 会通 京剧 国际影响力 20世纪 
梅兰芳与舞台美术(上)
《中国京剧》2024年第11期7-14,F0002,共9页龚和德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其生前曾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霸...
关键词:梅兰芳先生 中国戏曲研究院 京剧表演艺术 中国戏剧家协会 《霸王别姬》 中国京剧院 久演不衰 《游园惊梦》 
路子正 创造力大 略说麒派名家陈少云
《中国戏剧》2024年第8期12-16,共5页龚和德 
由中国戏曲学会、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麒派·陈少云表演艺术成就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4月9—10日在上海举行。京、沪等地近30位戏曲专家齐聚一堂,深入探讨、总结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陈少云在继承发扬麒派艺术之路上取得...
关键词:陈少云 戏剧家协会 戏曲学会 麒派 戏曲表演 戏曲理论家 《狸猫换太子》 继承发扬 
歌仔戏(芗剧)《一代相国蔡新》 晋京展演专家座谈会
《福建艺术》2024年第6期11-17,共7页卜键 王安奎 周育德 龚和德 王蕴明 黄在敏 曾镇南 姜志涛 赓续华 崔伟 李小青 张燕君 冉常建 
2024年3月-4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文艺倡廉”福建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晋京展演圆满结束,歌仔戏(芗剧)《一代相国蔡新》作为收官演出,邀请北京专家举行座谈会,得到广泛的肯定,收获许多深切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舞台艺术 歌仔戏 芗剧 专家座谈会 展演 意见和建议 福建省 
痛悼薛若琳先生
《中国戏剧》2023年第10期28-29,共2页龚和德 
薛若琳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两年了!对他过于劳累,毫无思想准备地突然逝去,致以沉痛哀悼!我最后一次见到若琳,是2021年7月25日在王所长召开的《张庚画传》审稿会上。一共7人,从上午9点半起,到下午将近6点结束。散会时问他还去哪里?他说,在...
关键词:审稿会 画传 哀悼 
京剧研究印象谈被引量:1
《戏曲艺术》2023年第3期10-16,共7页龚和德 
本文为作者2016年4月12日为第六屆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作讲座的修改整理稿。文章回顾了京剧形成的历史,探讨了京剧的艺术优势,认为近百年来京剧受到了两种伤害.一个挤压,一个变迁。两种伤害,即民族虚无主义和政治实用主义的伤...
关键词:京剧历史 京剧优势 古典化 现代化 
我心目中的刘厚老
《中国戏剧》2023年第1期15-18,共4页龚和德 
我认得刘厚生先生很早,和他有亲密交往则较晚。1956年11月,上海市文化局与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在长江剧场(旧称卡尔登大戏院)举办南北昆剧会演。中国戏曲研究院派了一个小组去观摩,内中有我。到了上海后,立即去文化局报到。接待我们...
关键词:中国戏剧家协会 中国戏曲研究院 细致周到 会演 
遥忆健吾师
《中国戏剧》2022年第6期36-38,共3页龚和德 
李健吾先生(1906—1982)走进历史已整整40年。我算不上他老人家的入室弟子,更不是他艺术人生和学术成就的研究者,只是在母校读书时听过他的课,走出校门后又受到他的关爱。我虽年逾九旬,仍留有他的一些记忆,写下来表达对他的思念和敬意。...
关键词:入室弟子 艺术人生 李健吾 抗战胜利后 师资情况 上海戏剧 学术成就 专科学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