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年

作品数:22被引量:10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更多>>
发文主题:防震减灾地震灾害断层活动城市防震减灾地震活动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城市与减灾》《灾害学》《中国应急救援》《两岸关系》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减灾文化杂谈被引量:3
《防灾博览》2011年第5期30-37,共8页何永年 
文化,是人类最常用的词语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说,恐怕也是被使用得"最滥"的词语之一。据统计,"文化"的定义多达160个以上,也算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奇迹"吧。
关键词:人类文化 减灾 中华文化 传统文化 农业文化 茶文化 酒文化 词语 
防震减灾要注意因地制宜
《城市与减灾》2011年第B12期33-35,共3页何永年 
最近一个时期,地球上地震活动相当频繁:2010年1月海地7.3级地震,2月智利8.8级地震,10月印尼苏门答腊7.2级地震,4月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7.2级地震,4月我国玉树7.1级地震;
关键词:防震减灾 地震活动 加利福尼亚 8级地震 苏门答腊 墨西哥 地球 
任重道远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事业被引量:3
《中国应急救援》2011年第2期30-35,共6页何永年 
进入2010年,地球上的强地震活动非常频繁,海地地震、智利地震、我国青海玉树地震、新西兰南岛地震等等接连不断。人们在奋力抗震救灾之余发现,同样是强烈地震,有的伤亡惨重,有的损失不大,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何在呢?这是全人类都在关注...
关键词:教育事业 防震减灾 强地震活动 科普 玉树地震 抗震救灾 强烈地震 抗震能力 
期盼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新的跨越被引量:4
《防灾博览》2010年第5期6-15,共10页何永年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有强大竞争力的根本标志。世界各国在争夺人才的同时,都在致力于普及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加强科普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各...
关键词:科普宣传 教育工作 防震减灾 防灾减灾 科学技术 科学文化 创新能力 综合国力 
科学应对地震灾害被引量:1
《科技潮》2010年第5期40-43,共4页何永年 
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让大家感到非常沉痛,因为它带来很大的损失和伤亡。现阶段,人类对地震应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非常肤浅,要想取得防震减灾的实效,我们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其中有一点就是...
关键词:地震灾害 科学 防震减灾 地震知识 玉树县 伤亡 
防震减灾 任重道远
《防灾博览》2009年第2期10-23,共14页何永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度过了60年光辉岁月,中国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生机: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人民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梦想。对于从事防震减灾工作的人们来说,我们更是深切地...
关键词:防震减灾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 防震减灾事业 地震预报 中华民族 改革开放 唐山地震 经度 
剪切载荷扰动对断层摩擦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地震地质》2009年第2期276-286,共11页黄元敏 马胜利 缪阿丽 何永年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418405)资助
利用双轴伺服控制加载装置,采用3块花岗闪长岩标本组成的含有2个滑动面的直剪结构,开展了摩擦滑动实验。实验中通过在剪切方向上叠加正弦波状的位移扰动,研究了剪应力扰动对断层粘滑失稳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恒定的正应力和位移速率下,...
关键词:摩擦实验 粘滑 应力扰动 应力降 粘滑间隔 
隐伏逆断层破裂扩展特征的实验研究及其地震地质意义被引量:9
《地震地质》2008年第4期945-956,共12页代树红 马胜利 潘一山 何永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项目(200197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基金(06A05)共同资助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逆断层活动过程中上覆沉积层的破裂扩展特征,采用投影条纹测试方法分析了沉积层表面离面(即垂直)位移场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沉积层厚度和断层倾角一定的条件下,基岩中的逆断层逐渐向上扩展,并在沉积层表面围绕基...
关键词:隐伏逆断层 模拟实验 投影条纹测试方法 破裂扩展 
我国的城市防震减灾被引量:2
《灾害学》2008年第B09期1-4,共4页何永年 
阐述了城市面对的严峻震情和震灾,介绍了国际社会城市防震减灾的理念和思路,并着重论述了我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减轻城市灾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城市灾害 防震减灾 城市地震 减灾途径 
减轻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1
《国际地震动态》2005年第7期6-10,共5页何永年 高孟潭 张志波 蔡晋安 程晓陶 吴树仁 徐祥德 陈建英 张胜军 
在研究未来15年国家社会发展对减轻自然灾害科技支撑要求、减轻突发性自然灾害(地震、台风与暴雨、洪水、崩塌—滑坡—泥石流)科技工作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减轻突发性自然灾害科技发展中的重大瓶颈问题,提出了未来科技发展...
关键词:防灾减灾 科技 规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