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强

作品数:7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瓷土氧化铋粉体晶型转变纳米更多>>
发文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功能材料》《无机材料学报》《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陶瓷》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纳米Bi_2O_3-Y_2O_3快离子导体的制备被引量:1
《无机材料学报》2005年第2期393-400,共8页甄强 何伟明 刘建强 潘庆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1006)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75mol%Bi2O3+25mol%Y2O3)混合粉体作为原料,通过无 压反应烧结工艺制备了纳米Bi2O3-Y2O3快离子导体.对烧结过程中高导电相(纳米δ-Bi2O3) 的形成规律研究表明:固溶反应发生在烧结过程的初期,在烧结过程中晶粒生...
关键词:共沉淀法 无压反应烧结 纳米晶Bi2O3-Y2O3快离子导体 工艺优化 
纳米HfO_2粉体的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4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6期643-648,共6页甄强 李榕 石刚 刘建强 潘庆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 0 1 0 1 0 0 6 )
该文以HfOCl2为原料,分别选用分子量为400、1000和6000的3种聚乙二醇(PEG)作分散剂,在70℃和25℃的反应温度条件下,采用反向滴定化学沉淀法制备出HfO2纳米粉体.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的分析结果表明:在70℃的反应温度条件下,加...
关键词:纳米HfO2 反向滴定沉淀法 晶型转变 
Bi_2O_3-Y_2O_3体系中纳米δ-Bi_2O_3相的生成规律研究被引量:2
《功能材料》2004年第6期727-729,共3页何伟明 甄强 潘庆谊 刘建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1006)
 以分析纯的Bi(NO3)3·5H2O和Y(NO3)3·6H2O作为原料,经反向滴定法化学共沉淀、干燥和430℃焙烧后获得(75mol%Bi2O3+25mol%Y2O3)纳米复合粉体,粉体平均粒度30nm以下;通过常压反应烧结工艺制备了纳米Bi2O3 Y2O3快离子导体,对烧结过程中...
关键词:纳米氧化铋 共沉淀法 δ-Bi2O3 工艺优化 
纳米氧化铪粉体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3
《功能材料》2004年第6期730-733,共4页刘建强 甄强 何伟明 潘庆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1006)
 以由粗颗粒HfO2与NaOH化学反应制备并分离得到的HfOCl2为原料,分别选用分子量为400、1000和6000的聚乙二醇(PEG)(PEG400、PEG1000和PEG6000)作为分散剂,采用反向滴定化学沉淀法成功地制备出纳米级的氧化铪粉体。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
关键词:纳米氯化铪 反向滴定沉淀法 性能表征 晶型转变 
氧化铋系超细粉体制备研究进展被引量:7
《材料导报》2003年第F09期46-49,共4页何伟明 潘庆谊 刘建强 甄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1006)
对氧化鉍系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和原理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自燃烧合成法、固相反应法、液雾燃烧法等,其中对化学沉淀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
关键词:纳米氧化铋材料 制备工艺 化学沉淀法 溶胶凝胶法 自燃烧合成法 固相反应法 液雾燃烧法 
反向滴定法制备超细氧化铋粉体的研究被引量:5
《功能材料》2003年第6期702-703,706,共3页何伟明 甄强 潘庆谊 刘建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1006)
 以分析纯硝酸铋为原料,采用反向滴定的沉淀法合成了氧化铋超细粉体。TG/DSC的分析表明获得沉淀粉体主要是BiOOH。沉淀粉体经450℃煅烧后,T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超细粉体是α Bi2O3,颗粒均匀、团聚少,颗粒粒径≤60nm;同时通过热...
关键词:反向滴定 纳米粉体 氧化铋 制备 
利用云南陶瓷原料生产高性能强化瓷的研究被引量:2
《陶瓷》2003年第6期25-30,共6页甄强 刘建强 曹家麟 赵明华 王以伟 
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2001NBAEA008029);上海市科委西部开发项目共同资助
研究了以云南瓷土、高岭土为坯体主要原料,通过加入预处理过的工业氧化铝、滑石粉和少量稀土氧化物等,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确定坯、釉配方,控制坯体和坯釉中间层的显微组织结构以研制出高强度、高热稳定性的高档强化日用陶瓷。强化瓷坯...
关键词:瓷土 云南 高岭土 日用陶瓷 强化瓷 刚玉 纳米莫来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