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彩云

作品数:5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大学生就业困境民间调解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东南亚研究》《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贵州民族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转型时期凉山彝区民间调解制度研究被引量:3
《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第2期43-46,共4页陈宾 吕彩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地区民间调解制度研究"(2014SDHGF);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代城市行政中心迁移的驱动力机制研究"(编号:J13WC51)的成果之一
立足于民间调解制度,阐述了民间调解制度的背景以及民间调解制度在当前社会转型条件下面临的压力以及发展空间。基于此,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凉山彝族地区民间调解制度的发展途径,使凉山彝族地区的民间调解制度与国家法制建设的长远目...
关键词:转型时期 民间调解 融合路径 
大学生就业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素质教育融合研究被引量:14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8期67-71,共5页陈宾 吕彩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ZS056)
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困境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素质教育,二者在不同层面和侧面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提供了相应路径,其有效融合有利于形成新的优势,更好地帮助和引导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就业素质的提高,进而更好地解...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素质教育 
民国时期凉山彝族地区民间调解制度的特征与完善
《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3期194-197,共4页陈宾 吕彩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地区民间调解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14SDHGF);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代城市行政中心迁移的驱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13WC51)的成果之一
民国时期,凉山彝族地区的民间调解制度在化解彝族人民矛盾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具有三大特征,即民族性、家支性和原始性。凉山彝族地区的民间调解制度在解决人民内部纠纷问题中带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必须对多种民间纠纷调解资源...
关键词:民国 凉山彝族 民间调解制度 特征 
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的援越抗法抉择
《东南亚研究》2010年第5期40-43,共4页陈宾 吕彩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中国加入苏联主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并作出了援越抗法的战略抉择。从地缘政治视角来看,此战略决策主要建立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地缘利益基础上,与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的全球与地区层面的地缘政治体系也有极大关系。
关键词:中国 援越抗法 战略安全 地缘政治 
论大学生的敏锐眼光之培养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14-16,共3页吕彩云 
不论在什么领域,敏锐的眼光都是重要的竞争力,敏锐的眼光不仅是个人把握机遇、创造财富、发展自我的必备条件,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对于目前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来说更是不可或缺。培养大学生敏锐的眼光不仅需要扩展他们的知识、锻...
关键词:敏锐的眼光 自主创业 创新型人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