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

作品数:8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灾害现当代文学叙事现代文学史叙事类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视野·思维·限度:“后疫情时代”的灾害写作
《江海学刊》2021年第2期211-219,共9页周惠 
“后疫情时代”为灾害写作提供了新语境和新现实,也对文学与灾害的融合调整提出了新要求。“后疫情时代”的灾害写作要重新审视全球化时代的灾害特征和文学语境,以人类整体视角观照地方灾害经验。要以间性思维还原灾害的生成机制和存在...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灾害写作 全球视野 间性思维 文体限度 
物象与隐喻:现当代文学灾害叙事中的身体景观被引量:2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28-133,共6页周惠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201308)。
灾害叙事中的身体景象,显示出文学与灾害于人学层面的融合统一。灾境的极致与特殊,凸显出身体存在的真切和多样,使得以身体视角观照现当代文学的灾害书写必要且可行。灾害叙事中身体的沉重与受难、交换与消费、规避与操控,展现出身体的...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灾害叙事 身体景观 身体诗学 
现当代文学灾害叙事的伦理维度被引量:1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93-100,共8页周惠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308)。
灾害叙事中的伦理显现,源于文学的人学指向和灾害的社会公共属性。灾害的激变性与非常态,正是对伦理秩序和个体道德的深度考量。作为现实事件和文化符号的灾害与不同话语资源的结合,诠释着伦理样态的丰富多元。革命伦理对社会不公和正...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灾害叙事 伦理维度 多元融合 
聚焦自然灾害的当代文学研究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82-84,共3页周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灾害书写(12YJC751113);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308)
自然灾害与当代文学书写研究》是一部系统探讨自然灾害与当代文学关系的专著,以自然灾害切入当代文学整体格局,既揭示出当代文学地图的丰富多样,拓展文学史研究视野;又展现出灾害与文学的融合形式及互动样态,实现了对灾害的人文观照和...
关键词:自然灾害 当代文学 生态美学 
流传与证言:现当代文学中的旱灾描述被引量:1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51-55,共5页周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5111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CWX032)
旱灾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常见题材。文学中的旱灾描述除关注到传统信仰的遗留和新变之外,更多集中在对现实世界的镜像展示:深重的苦难、有限的抗争、对立式的反抗和人性的杂糅。文化流传与历史证言之间的自我选择,使旱灾的"人间性...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旱灾 文化流传 历史证言 
现代小说灾害叙事类型研究被引量:3
《小说评论》2015年第3期20-25,共6页周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51113)阶段性成果;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2013-CXTD-05)阶段性成果
一、灾害效应与苦难模式 苦难在文学艺术表现的情感类型中历来占据优先等级,“对苦难的叙事构成了现代性叙事的最基本的一种形式。”苦难不仅是与人类生存形影相随的事实存在和精神资源,在现代性语境和宗教义理中业已化身为历史和生...
关键词:叙事类型 现代小说 灾害 现代性叙事 现代性语境 情感类型 艺术表现 精神资源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灾害书写被引量: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37-46,共10页周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51113);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308)
文学与灾害的遭遇来自文学传统、时代使命、人学指向等多种因素。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灾害书写承担着记录见证、反思警示的既定职责,文体类型相对集中,发展阶段不尽均衡,主题内涵多样丰富,艺术描写身陷困境。生存苦难主题展示流亡中的饥...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 灾害书写 主题内涵 艺术缺失 文化规约 
论胡风文学批评观的逻辑内涵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88-91,共4页周惠 
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支持项目(01096500103)
与其文学观相呼应,胡风的批评观以人生、生活为"原型"和中心范畴,以批评的实践性、战斗性为内在质素,经由批评家主体这一关键因素,对作家创作和读者欣赏进行思想的、美学的引导,达到了社会学评价和美学评价之统一的理想境界。胡风的批...
关键词:胡风 文学观 批评观 为人生 美学想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