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

作品数:10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生存论观照求道中国现代美术人格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研究》《中华文化论坛》《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通”的体知——《庄子》思想的身体之维被引量:4
《文艺研究》2008年第5期20-31,共12页周瑾 
在中国古典思想中,《庄子》最具有跟生命和艺术的亲和性,这一特色与《庄子》思想之身体性有关。从身体的维度去揭示《庄子》思想中"通"的根本特性,展现为"以‘身'(身体主体)‘体'(体认体证体现)之"的诸方面,而涉及世界存在、生命样态、...
关键词:《庄子》 身体性 艺术体验 中国古典 人生境界 中国文化 亲和性 生命 
现代性与现代中国:社会与艺术的现代转型——“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宁波、广州研讨会述评
《美术研究》2007年第4期31-32,41-46,共8页周瑾 
在世界文化趋同性与多元性并存的基本态势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与国家认同、政治认同紧相关联的文化认同、历史认同诸问题,其重要性无疑正愈益得到凸显。在全球视域和一体化进程中,应否从战略的...
关键词:中国现代美术 现代转型 现代中国 现代性 宁波 艺术 社会 述评 
“自觉”与现代转型——“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07年第2期163-165,共3页周瑾 
2006年12月14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和上海美术馆共同主办的“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美术馆拉开序幕。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美国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提交论文近四十篇,围绕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教授主持的“中国现...
关键词:现代转型 中国美术 研讨会综述 中央美术学院 上海美术馆 自觉 中国现代美术 学术研讨会 
心与手,知与会——评杭间的《手艺的思想》被引量: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155-157,共3页周瑾 
关键词:书评 杭间 《手艺的思想》 工艺美术 中国 
“诗见得人”——朱熹诗论的生存论诠释被引量:5
《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179-187,共9页周瑾 
作为哲人与诗人的朱熹 ,其诗论既是一位精通文艺的创作者的甘苦之谈 ,又流露出以道德标准主导审美判断的倾向。他强调诗作要气象近道、见得人心 ,标举诗风的自然与平易 ,其具有时代局限性的具体言述 ,是以中国思想的终极视域为基本背景...
关键词:朱熹 诗论 生存论 道家 道德 人格 
求道、为诗与作人——朱熹研究刍议:一种生存论的观照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3期124-128,共5页周瑾 
对朱熹的研究 ,应注意对其内在的生存感受和精神修为的发掘。朱熹的道学之思 ,自其整个人生流出 ;朱熹的诗性言述 ,亦发自其生命与心灵。两者就内在精神而言 ,是相融无碍的。朱熹作为哲人与作为诗人的双重身份 ,在根本上也是彼此交映。
关键词:朱熹 求道 为诗 作人 生存论 
有无之间——由苏轼书法思想看中国精神哲学的境界修证被引量:4
《美术研究》2003年第1期81-87,共7页周瑾 郑园 
苏轼书法美学涉及到“有法”与“无法”、“有我”与“无我”的辩证关系,具体展开为书艺修习中由“有法/无我”经“无法/有我”而至“无法之法/无我之我”的过程。“有”与“无”是中国古代精神哲学的核心范畴,于“有”、“无”之间证...
关键词:苏轼 书法思想 中国 精神哲学 境界修证 "有法"-"无法"关系 "有我"-"无我"关系 文艺家 书艺修习 创新精神 精神境界 
求道、为诗与作人——朱熹研究刍议:一种生存论的观照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33-36,40,共5页周瑾 
本文对朱熹的求道,为诗、作人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从中悟出人生的真谛。
关键词:朱熹 道学  
阐本以释末 推己而及人——李清良《中国阐释学》的生存论阐释
《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51-59,共9页周瑾 
思想的职份,不在于对经验材料的清理和客观事实的勘定,而根本上在于对人生意义的求索和价值目的的拷问.前者从属于经验事实域,后者则关涉到价值理念域.何种生活是有意义的,何种社会是合符公义的,什么是意义,什么是公义,诸如此类难以达...
关键词:李清良 《中国阐释学》 生存论 经义解释 心性意向 
学承古哲 思接当代——评蔡方鹿《朱熹与中国文化》
《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4期107-110,共4页周瑾 
关键词:别尔嘉耶夫 真理 宗教哲学 朱熹 普遍 意志 人类精神 陀思妥耶夫斯基 当代 灵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